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中華食神網消息:上海市質監部門最近發出“封殺令”:“嚴禁進入夏季的5月1日至10月30日期間,生產醉蝦、醉蟹、醉泥螺等生食水產品”。其原因在于,夏季各種致病微生物、病原體繁殖得很快,而這些美味的生冷食品就是細菌生長的最好巢穴,也是引發食源性傳染病的重要原因。
所謂食源性疾病,就是吃出來的疾病。我國南方地區的居民歷來有“吃生”的習俗,把活蝦、活蟹等放在酒里蘸一下“醉吃”,這樣雖然保留了鮮美的味道,卻也讓其中的肝吸蟲有機會進入體內。
據最新統計,目前我國的肝吸蟲病感染者已經達到了1249萬,其發病率甚至趕上了病毒性肝炎。肝吸蟲對人體的危害除了損害肝臟和膽囊外,還會導致全身多種循環系統出現各種復雜的并發癥,甚至會發展成膽結石、膽管癌、肝硬化和肝癌。
由于肝吸蟲的蟲卵在較低的溫度下仍能存活,因此無論是什么季節,都應當盡量少吃或不吃醉蝦、醉蟹。盡管這些食物在制作中要放入酒、鹽等多種作料,但仍不能將蟲卵殺滅。有人認為酒可以殺菌,也可以殺滅肝吸蟲卵,吃醉蝦、醉蟹時多喝點酒就沒事了,這是非常錯誤的。
既然如此,南方人吃了多年的醉蝦、醉蟹,真的不能再吃了嗎?也不盡然。肝吸蟲主要存在于淡水生物中,如果實在想吃,最好用海產的蝦、蟹制作。海水中是沒有肝吸蟲的,相對來說更加安全。吃淡水魚、蝦、蟹時,一定要加工熟透,不要用生魚、生蝦喂小動物,以免傳播疾病。
南方漁網編輯:吳佩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