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由于持續低溫天氣,廣西有很多羅非魚被凍死。按規定,死魚須焚燒或做深埋處理,但在南寧市三塘鎮路東村,卻有人把死魚混合木薯渣放在村邊的山頭上發酵,天氣一天天變熱,死魚發酵的臭味四處彌漫,熏壞了周圍的村民。
“采訪一定要戴上口罩”
家住路東村官塘坡的李先生說,在他們坡附近有一座土山。春節過后,有人為了養蒼蠅,把凍死的羅非魚運到山上露天發酵。他說:“死魚的臭味一天比一天濃烈,記者去時一定要戴上加厚的口罩。”據了解,3月27日,南寧市興寧區環保局的人曾到過現場檢查。
3月29日上午9時,記者來到路東村,村委會門外坐著幾位聊天的老人,一年長者指著一條混凝土村路說,沿著村路向前走,不遠就是死魚發酵現場。旁邊一位老人說:“魚尸的腐臭味很難聞,有時,還會飄到村子里。”
記者離開村委會,沿著村路向前走,偶爾有怪味飄進鼻子,隨即消失。走出1公里后,臭味漸濃;走出兩公里,村路右側30米處出現一座低矮的土山,臭味就是從那里飄出的,熏得人幾乎無法呼吸。
滴了風油精才敢靠近
來到現場,記者在帶來的口罩上滴了五六滴風油精,戴好系緊,忍著刺鼻的風油精味走向小山。剛走出10多米,腐臭味越來越濃,風油精味淡得似乎聞不到了。再向前走幾步,腐臭味帶來的只有嘔吐感,無奈之下記者只好撤回。
回到村路上,腐臭味淡了,漸漸有些適應了。嘔吐感過后,記者重新在口罩上滴些風油精,這次不是幾滴,而是滴滿口罩,才走上小山。
在山上,有一塊30多米長,五六米寬,約0.5米高的凸起部分,上面覆蓋著塑料薄膜,蒼蠅亂飛。另外,在十幾米外,還有一塊差不多大的凸起部分。用竹竿挑起薄膜,下面依稀可見魚鱗、魚骨,再挑起魚骨等,下面出現了數不清的蛆蟲……
在現場,還有一間用石棉瓦搭建的簡易房,里面擺放著一張硬板床、幾袋水泥和兩雙靴子外,別無他物。
附近居民不敢開窗
附近一養豬場的飼養員告訴記者,春節過后,有人開著農用車運來許多死魚,填埋在早已平整好的木薯渣上,再用塑料薄膜蓋起來曬太陽。他說:“當時,已死亡多日的魚,已經很臭了。隨著天氣漸暖,臭味越來越濃,熏得我不敢開窗、不敢出門。”
村民陸先生說,到2月下旬,居住在距離土山一公里遠的居民也可以聞到臭味了,整日不敢開窗。發現事情的嚴重性后,村民們多次向村委會反映,一直不見處理。隨后,村民又把此事反映到三塘鎮,還是杳無音信。
村里一老者說:“死魚在腐爛過程中不僅會散發出臭味,還可能滋生一些傳染性病菌。另外,土山不僅挨著村莊,還靠近村路,受影響的人很多。”
據知情人透露,通過發酵死魚來養蒼蠅的,是一名夏姓男子所為。
環保部門責令整改
據路東村村委一工作人員介紹,當初,夏某租賃土山時,稱要在土山上種植樹木。他們接到村民的反映后,一直在協商此事。他說:“腐臭味太大,人已無法靠近,搬運工作很難實現。”
3月28日下午,南寧市興寧區環保局監察大隊玉隊長說,接到舉報后,3月27日,他們已去過現場,但未找到夏某,只好發了一個整改通知,要求夏某在一個星期內搬走發酵的死魚。28日下午,夏某找過他們,表示愿意接受整改。玉隊長還說,只要夏某將死魚搬離村莊,不影響其他人的生活、不污染水源和遠離公路等即可。
興寧區水產畜牧所辦公室的羅姓負責人說,此前,他們尚未接到舉報,他將盡快把此事反映給相關部門,督促夏某處理好死魚。羅先生說:“按規定,死魚應該焚燒或者撒上石灰粉后深埋,絕不允許露天發酵。羅先生隨后反饋說,他們已把此事交給三塘鎮水產部門處理。
三塘鎮水產畜牧獸醫站梁站長介紹說,28日晚和29日上午,他先后找到路東村村委和夏某,建議他們盡快采取措施,把臭味控制在封閉的環境內,避免影響到周圍村民。梁站長說,按照規定,死亡的羅非魚應該焚燒或深埋,他將再聯系夏先生,爭取找出一個好辦法解決此事。
29日下午6時許,夏某在電話里告訴記者,他在官塘坡承包了不少土地,準備種柚木。春節過后,他發現村子周圍死魚隨處可見,擔心污染了環境,便請人撿回死魚,然后混合木薯渣等進行發酵。發酵后,產生的則是種植柚木的好肥料,并非養蒼蠅。他說:“我請一個人撿一天死魚,要60元錢,那些死魚和木薯渣等共計投入五六萬元。還有,處于發酵中的死魚和木薯渣,超過10萬公斤,很難搬走。”他表示,將采取辦法,把發酵現場用塑料薄膜罩起來,爭取不影響村民。
南方漁網編輯:吳佩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