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南方農村報 :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廣東蝦農投苗的積極性也隨之高漲。但80年一遇的凍災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仍持續困擾著對蝦種苗產業。
據湛江對蝦種苗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07年當地用于生產的親本約100多萬對,蝦苗產量800-1000億尾,而今年親本僅存留約40萬對。即便加上各苗場不斷補充的親本,仍難以避免早期蝦苗供應吃緊、時間延后的情況發生。業內專家表示,保證廣東全年蝦苗市場的供應不是問題,但部分蝦苗的質量將難以保證,并建議購苗要慎重,即使投苗時間推遲一個月,也未必是壞事。
成本上升 供應減少
湛江海茂水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良告訴記者,今年蝦苗培育的成本比去年同期提高了一半,主要是前期供熱的煤炭、生物餌料漲價。“凍災期間,運輸阻斷,湛江地區的煤炭價格從600-800元/噸漲到1200-1500元/噸,親蝦的必備餌料沙蠶價格從48元/斤漲到70元/斤。”
隨之而來的是,目前湛江的幼體產量比去年少了一半,二代蝦苗的幼體價格貴了一倍,從去年0.8-0.9元/萬尾漲到2元/萬尾。
茂名的情況與之類似,寒潮后,100多家蝦苗場的后備親蝦損失了一半。
“目前當地的幼體缺少30%,不少培苗場拿不到幼體進行培育,估計4月份蝦苗會比較緊張。”茂名市金陽熱帶海珍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活告訴記者。
據了解,蝦苗主產地二代親本總量減少很多,主要原因除凍死外,本身帶有白斑和桃拉等病毒被淘汰的也不少。湛江種苗協會曾經做過抽檢,親本不帶病毒的只有40%。
“對于蝦苗場來說,親蝦緊張最可能出現在4、5月份,但因為二代親蝦比較容易找,還有海南島的供應,所以今年蝦苗不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湛江國聯水產種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譚立志認為。
“在某個時期來說,今年的蝦苗會有一定的漲價。有的場也存在明升暗降的現象,價格是漲了,或多或少又會送一些,這是行業里的一個慣例,畢竟蝦苗不能做庫存,培出來的都要賣掉。”譚立志說。
慎重選苗 擇機投放
面對早期蝦苗供應趨緊的現狀,蝦農在選擇苗種、投苗時間上需要慎重。
“要多調研,多了解苗場往年的供應量、以前的養殖情況等信息。最好還可以叫苗場出個PCR檢驗報告,確定蝦苗是否帶病毒。當然,蝦農也可以自己拿苗去檢測。”陳國良向廣大蝦農建議。
他認為,靠肉眼看到好的苗只能是漂亮的苗,但不一定是健康的苗,不能單憑此為選擇依據。并提醒,因為幼體緊張,福建苗已經在大量外賣,10多元一萬尾,極具價格誘惑力。
“事實證明,現在市場上做得好的還是品牌苗。品牌靠質量、服務、信譽來支撐。一代苗、二代苗,肉眼是分辨不出來的。培苗場在標粗中摻假、通過中介進行銷售等,可能會有以次充好的情況發生。”李活說到。
據了解,珠三角地區因為池水較淡,氣溫相對較穩定,二代苗存活率高,加之不養大規格對蝦,且采用輪捕的策略,所以當地蝦農主要使用二代苗。而養殖一代苗與二代苗的主要差距在后期,當養到規格為50頭/斤時,前者生長速度快于后者。
李活告訴記者,對于對蝦養殖來說,蝦農在選苗時要因地制宜,3-5畝的塘比較好管理,選一代苗會有優勢;大塘不容易管理和控制水質,可以放二代苗。而對于冬棚養殖,由于投入比較大,再養質量差的苗只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如果沒有寒潮到來的話,這幾天的水溫已經可以放苗,有的人愿意這個時候冒險以便提前上市,能有較好的效益。值得與否只有蝦農自己判斷。”湛江東海對蝦良種場技術總監蔡強對記者說到。
他認為蝦農在選苗的時候,低位池或者大面積的粗養塘,沒必要放一代苗。雖然一代苗的生長速度要快些,但缺點是養殖戶也許拿不到真正質量好的一代苗,而苗場進親本的渠道不同,蝦苗質量也就不同,質量無法保證,價格卻是二代苗的三倍。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種苗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