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洪橋鎮的村民不用遠赴吳江、蘇州或啟東等地購買蟹苗,因為一個占地120畝的蟹苗培育基地已落戶洪橋鎮橡樹下村,養殖戶在家門口就能夠買到優質蟹苗,同時也填補了我縣蟹苗培育的空白。
洪橋鎮湖蟹養殖面積達6000多畝,養殖戶160多戶,其中90%以上都在江蘇購買蟹苗。“3-4戶人家包一輛車,到江蘇買苗,一般啟東包車費700-1000元,蘇州300-400元,往返2天,而蟹苗脫水6小時,就會開始出現死苗。”鎮農辦水產技術員殷新方說,由于兩地的水質不同,蟹苗運來后,由于不適應還要死一部分。
外出購苗的運輸費用使每斤苗成本增加1元,加上運輸途中蟹苗近10%的死亡率,每家養殖戶每年的損失在1500元左右。“我承包的50畝蟹塘每年要多花費2000元。”金新村村民朱樹成告訴記者,現在家門口就能買到蟹苗,不僅方便、省錢,蟹苗的存活率也較高,質量還有保證。
按照朱樹成的損失計算,全鎮6000多畝蟹塘每年損失24萬多元,平均每年每戶養殖戶損失1500多元。這損失影響養殖戶的利益,也影響養殖戶的積極性,成為發展現代農業如何破解的難題。
去年10月,鎮、村干部主動上門,在陽澄湖邊找到已有7年蟹苗培育歷史的養殖大戶王明華。“我們把縣里發展現代農業的優惠政策告訴他,承諾村里把服務工作做到位,還承諾由村里承擔基地基礎設施建設費用,租金也遠低于江蘇。”橡樹下村村主任范木方激動地說,沒想到第二天,王明華就來到橡樹下村進行實地考察。回去后,沒幾天就同意投資80萬元建這惠及村民的蟹苗養殖基地。
在電話采訪中,王明華告訴記者:“蟹苗養殖,長興還是空白,但是湖蟹養殖已初具規模;長興有我許多熟知的客戶,我們建立了很好的業務關系;長興臨近太湖,水質很好,橡樹下村的村風和諧、村民友善……所以我選擇長興。”在王明華看來,這些正是蟹苗養殖的優勢,發展條件具備。他說,今年如果搞得好,明年還會追加投資,擴大規模。
在基地上,記者見到防止蟹苗逃逸的鋁板攔網正在立起,漁房正在緊張建設……“今年4月就可開始育苗,明年1月便可銷售,畝產量可達250—300斤。”殷新方說,120畝的蟹苗基地可帶動湖蟹養殖面積8000—10000畝,除滿足本鎮的需求外,還可輻射到周邊的鄉鎮。
南方漁網編輯:柳凡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種苗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