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農民日報:在黑龍江撫遠縣大馬哈魚放流站看到,今年1月份成功孵化的50多萬尾大馬哈魚苗,在技術人員的精心照料下,目前魚苗個體已經長到3厘米以上,并且發育良好。
這些魚苗的母本和父本都是2007年采自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大馬哈親魚。技術人員將親魚經過活體取卵和活體取精后,在經過人工受精等技術工作結束后,將受精卵投放到溫度為6-8℃的孵化池內,經過2個月的培養時間后,待積溫達到500度魚苗才能破卵而出。此后,技術人員還要將這些魚苗的生存條件盡量在室內模擬成江河的自然環境,以適應魚苗今后的生長。技術人員每天還要定期觀察魚苗的長勢情況,測量水溫、投放飼料和清理池內的雜質,為大馬哈魚苗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
據放流站負責人介紹,這次人工孵化的50多萬尾大馬哈魚苗現在長勢良好,準備于4月末放流黑龍江和烏蘇里江。
大馬哈屬名貴的經濟魚類,為了使大馬哈魚在黑龍江省境內得到健康發展,撫遠縣大馬哈魚放流站自1989年成立以來,已累計向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放流大馬哈魚苗860多萬尾,為保護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漁業資源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種苗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