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新華網:山西省確定2008年漁業工作要點:
一、重視和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認真落實水產品質量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制。建立健全“各級政府負總責、行業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 的責任體制。加快推進無公害水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作。加大水產品檢測品種、數量、頻次。促使水產品藥殘抽檢合格率達到95%以上,陽性水產品結案率達到100%。
二、全力推進水產健康養殖。組織和開展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創建活動,爭創國家級、省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樹立生態健康養殖理念,推廣生態健康養殖技術,規范生態健康養殖行為,促進水產品質量的提高。
三、開展水產苗種專項整治行動。加強苗種生產和外購管理,嚴厲打擊無證生產、違法用藥行為,提高苗種質量。加強品種改良和良種選育工作,不斷提高良種質量水平。
四、加強漁船生產安全管理。推進市、縣兩級漁船機構建設,制定和出臺小型漁船管理辦法,完善漁船檢驗規章制度,實行漁船檢驗和登記制度,杜絕漁船安全事故的發生。
五、開展漁業資源調查工作。依靠全省水利和漁業系統的力量,組織開展漁業資源調查工作,在對資源全面調查的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開發、利用資源的區域漁業發展規劃。
六、加快水域灘涂功能規劃工作。各市根據2002年國家、省廳的要求和本地實際情況,由各市確定需要編制水域灘涂養殖規劃的縣,三月底把編制縣名單報省漁業局。力爭年底前完成縣、市兩級水域灘涂養殖規劃編制。
七、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開展、擴大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制定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工作方案,科學選定放流品種和規格,提高放流質量和效果,使省內重點漁業水域漁業生態增殖。
八、切實搞好良種場建設項目。近幾年批復投資建設的良種場項目,要按基本建設程序和內容,今年全部完成并及時驗收;新安排的項目力爭市、縣足額配套、不超預算、不超工期、確保工程質量優良。
九、加強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各級政府都要編制《山西省水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漁業船舶水上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積極參加應急管理培訓,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