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嵊泗縣枸杞鄉養殖貽貝雖然長勢良好,但島上的養殖戶并不輕松。由于貽貝的抗風浪性較差,養殖戶必須在臺風來臨前完成收割,而集中銷售會產生壓價現象,可能導致增產不增收的局面。為此,如何調整傳統養殖模式,破解養殖業發展瓶頸,已成為當地養殖戶最為關心的話題。
近年來,隨著當地水產加工企業的興起,貽貝的銷售渠道不斷拓寬,枸杞貽貝養殖規模進一步擴大,目前其養殖海域面積已達9200畝。“雖然養殖海區擴大了,但養殖戶的收入還是偏低。”據枸杞鄉有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去年貽貝養殖2000多萬元產值計算,691戶養殖戶戶均收入不到4萬元,除了養殖海區外圍的幾個大戶,多數養殖戶收入只有2萬~3萬元。而產生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在于養殖貽貝品種單一。
據大王社區養殖戶程阿國介紹,目前該鄉養殖貽貝品種主要以紫貽貝為主,其缺陷在于抗風浪性差和產品價值較低。按照往年紫貽貝的銷售價格,每公斤基本維持在1元左右,價格還不及厚殼貽貝的1/5。此外,紫貽貝的收割集中在6~9月間,正逢臺風頻發季節,由于其抗風浪能力較差,養殖戶通常都是在臺風來臨之前完成貽貝收割。這就造成了大量貽貝集中銷售,導致壓價現象,價格最低時每公斤只能賣到0.60元。
貽貝加工業也受到貽貝品種單一所帶來的影響。據順達海鮮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彭存華介紹,由于紫貽貝加工期只有2~3個月,高密度用工使企業面臨招工難問題。目前,枸杞鄉有閑散勞動力近3000人,加上外來勞動力4000多人,用工缺口依然很大。此外,該鄉養殖的紫貽貝基本都是在大連、青島等地育苗,彭存華擔心,如果從外地引進的苗種發生問題,將導致本地養殖戶無貽貝可養的局面。
當地養殖戶想用經濟效益高、抗風浪性強的厚殼貽貝取代紫貽貝養殖的愿望非常迫切。“現在關鍵問題是沒有穩定的厚殼貽貝苗種。”據程阿國介紹,目前,國內尚無貨源穩定的厚殼貽貝苗種生產廠家,苗種數量遠不能滿足養殖戶的需求。為此,他所在的大王社區專門成立了海水養殖專業合作社,從2005年開始厚殼貽貝育苗研究,至今已投入資金50余萬元。去年,該合作社育出1000串厚殼貽貝幼苗,目前還在暫養階段,能否達到養殖標準,還要看這個月的驗收情況。
據了解,為加快厚殼貽貝育苗,嵊泗縣科技局日前牽頭組織浙江海洋學院、嵊泗縣金義水產品有限責任公司、嵊泗縣昌盛海水養殖專業合作社,分別在石柱、金平、普陀區六橫等育苗場和大連開發區佳利育苗場,開展規模化厚殼貽貝苗種繁育,此舉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苗種供不應求的問題。
南方漁網編輯:柳凡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種苗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