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網2003-3訊 飼料需求量將趨向增長
隨著中國居民食物結構的改善,對肉、蛋、奶等動物食品的消費量將進一步增長,飼料需求量也會上升。中國從1978年以來,居民食物結構發生了如下變化:直接消費的口糧緩緩下降,間接消費的飼料糧繼續上升。據統計資料分析,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提高10個百分點,可使糧食間接消費增加430萬噸。特別是城鎮居民食物結構變化更明顯,1980至1995年,人均口糧消費由172.2 公斤下降到111.6公斤,下降幅度35.2%;而同期人均動物性食品消費量由32.66公斤上升到42.6公斤,上升速度達30.7%以上。到本世紀末,我國農業發展計劃確定:肉類總產量達到5850萬噸,禽蛋1750萬噸,奶品880萬噸,水產品3000萬噸。為生產這些肉蛋奶,約需飼料1.7億噸,其數量是十分巨大的。
飼料品種結構變化是必然趨勢
生豬、家禽的發展是影響飼料需求量的主要因素,因為這兩種肉類在中國動物性食品中占的比重較高。1994年,全國豬肉產量3205萬噸,禽肉產量755萬噸,禽蛋產量1479萬噸。1995年同比均有增長。據測算,在動物飼養中的配合飼料普及率為18%。1995年配合飼料入戶率為50%。目前,中國豬、禽飼料所占比重仍為大頭,兩項合計高達92%,而世界飼料產品結構中豬、禽、牛飼料大約各占1/3。預計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豬肉消費比例下降,禽肉和牛肉比例上升,水產品比例也會上升。“九五”期末,豬肉占肉類總量的百分比將由目前的71%降到65%。國內飼料產品結構也將隨之變化。
預混料和濃縮料增長是重要趨勢
顆粒配合飼料將是中國飼料發展的方向。但由于我國山區多,地域遼闊,運輸不便,農民手中還掌握著大量剩余糧食,需要混入添加料,故添加劑、預混料和濃縮料在本世紀末和下世紀初葉將會有較大市場。在本世紀內,濃縮料和預混料的增長幅度將高于配合飼料的增長幅度。在增加飼料產量的同時,飼料質量將進一步受到重視。據估計,“九五”期末,飼料產品質量合格率將由目前的63%上升80%以上,飼料產品的科技貢獻額將由的目前45%上升到50%以上。
規模擴大是飼料工業發展的趨勢
與世界飼料工業發展趨勢相同,中國飼料工業的規模也不斷擴大。國有飼料企業的數量減少,但產量增加。目前世界上不到25%的飼料廠家生產的配合飼料占總產量的80%。美國在1979年有10000多家飼料加工企業,1995年只剩2000多家,但產量卻增長了兩倍。隨著飼料市場競爭的加劇,全國必將出現一批飼料集團企業,飼料生產更加集中,成為我國飼料工業發展的一大趨勢。
據測算,到2000年我國對豬肉的總需求量(含外貿)為4000萬噸以上,將增長28.14%。配合飼料普及率由現在的18%將提高到30%。同期、禽、牛、水產飼料需求也相應提高。估計到2000年,配合飼料的總需求量達到8000萬噸,比現在增長65%左右。中國“九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確定:到2000年我國糧食產量將達到4.9至5億噸。那時大約將有30%至33%的糧食用作飼料,即約有1.5億噸飼料糧,按飼料糧占飼料總量90%計算,“九五”期末飼料糧的供給是可以滿足飼料企業加工需要的。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