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的東莞市虎門鎮水產碼頭,顯得比較平靜。船牌號為粵東莞04201號的船剛剛靠泊碼頭,船主李先生一邊忙著指揮船員把已經分類裝盤的魚提出船艙、過秤、加冰、送上岸邊,一邊拿著賬本記下魚的品種和數量。這是今年開捕以來船主出海的第二澇。
帶著7名船員在海上作業了多天,但結果顯然不像他想象的那般好:“這次捕到的魚雖然數量有100來擔(一擔50公斤),因捕獲的經濟價值較高的海魚并不多,加上油價上漲了1000多元一噸,所以此次出海捕撈的收成也不是很理想。”
捕獲廉價魚占七成
據李先生介紹說,這是他今年休漁后第二次出海,出海后捕到的魚有池魚、魷魚仔、帶魚、紅三魚、八爪魚等,其中數量最多的是池魚,有80多擔左右。而經濟價值較高的魷魚仔、紅三魚、八爪魚只有1000公斤左右,整條船魚估計能賣到4萬元。
李先生告訴記者,為了趕上一年一度的魚汛,休漁期結束后他立即出海捕撈,但是由于出海后不久便遇上臺風,后來只好回港避風。臺風過后,他們再次出海,出海后白天捕到的多是池魚,晚上的時候才可以捕到一些經濟價值較高的魷魚仔、紅三魚、八爪魚等。
“捕魚歸來,捕到的池魚確實特別多,此外還意外地捕到少有的帶魚,這是以前很少有的。”來自廣州番禺的船主渠先生也對記者如是說,此次出海捕回來的魚總量有10萬多斤,但是廉價的池魚占了七成多。而高價魚如紅山魚、山灣魚、八爪魚均比較少。
近日上午,記者恰遇渠先生的船靠岸卸魚。當船上的漁民將一擔一擔的魚從漁船中的冰窟里取出時,渠先生便不停地指著被抬上的魚向記者一一介紹。1996年以前,他們的生活還相當的不錯,一來海水受到污染程度很低,海上的高價魚占比較大;二來那時油價便宜,一噸柴油只要2000多元,如今柴油已漲至7000多元一噸了,差不多增長3倍了。今年是他出海捕魚10個年頭中最差的一個。說到這,渠先生只好不停地搖著頭。
油價上漲海魚價格變化不大
前日中午,記者來到虎門鎮的水產品批發市場看到,池魚、魷魚仔、帶魚、紅三魚、八爪魚等在市場內隨處可見。一攤檔的檔主告訴記者,她銷售的海魚明顯增加了很多,但是由于油價上漲,海魚的價格與7月相比,沒有多大的變化。
該水產品批發市場的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經過多年的休漁經歷,水產品市場目前已形成應對休漁期的成熟姿態。
如在活鮮市場交易的水產品基本上都通過養殖場供貨,而冰鮮魚交易則采取“以急凍魚補充冰鮮魚”等多種措施,確保價格平衡。檔主譚先生說,休漁后海產品種類將會增多,如金錢斑、青斑、花蟹、花甲等,魚價理應下降些,但是今年的海產品價格沒有多大的變化。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