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季后,隨著氣溫逐漸升高,水產養殖、儲運成本增加,水產品市場價格穩步上升。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上周(7月7日至13日)全國主要大中城市水產品批發價格較年初上漲25.2%,較去年同期上漲25.7%。
商務部市場運行調節司調研分析發現,影響后期水產價格的主要因素有:
階段性供應偏緊對價格形成支撐。每年的4、5月份是淡水魚清塘期,也即淡水魚換茬期。目前,新投放的魚苗尚未長成,加之近期南方地區高溫多雨,導致魚苗成活率降低,短期內淡水魚市場供應仍將偏緊。海水魚方面,6月份全國各大海域陸續進入休漁期,鮮活海產品供應減少,市場上多以冰凍魚和養殖魚為主。
成本增加助推價格高位運行。玉米、豆粕等飼料今年批發價格普遍高于去年同期。7月上旬,玉米市場價格較年初上漲5.1%,較去年同期上漲11.5%。豆粕市場價格較年初上漲22.1%,較去年同期上漲82.5% 。同時,由于成品油價格上漲導致水產品流通環節成本增加。
此外,進入夏季后,居民飲食結構相應調整。水產品替代紅肉成為居民攝取蛋白質的主要途徑。
專家分析認為,由于水產品供應緊俏,同時炎熱天氣也導致水產品運輸途中成活率降低,短期內水產品價格仍將保持高位運行態勢。8、9月后,淡水魚進入出塘期,海水魚休漁也將結束,市場上水產品供應量將明顯增加,屆時水產品價格將呈回落態勢。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