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網2003/9/25訊 據全國飼料工作辦公室不完全統計,今年1—6月份全國飼料產品的總產量達到了3960萬噸,同比增長4.4%,其中配合飼料的產量為3005萬噸,同比增長3.6%;濃縮飼料的產量為795萬噸,同比增長9%;預混和飼料的產量是160萬噸,同比增長3.2%。
那么,下半年飼料市場產量和價格情況又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況呢?
采訪:全國飼料辦公室飼料處處長楊振海
我們初步預測,下半年整個飼料總產量較上半年增長幅度要大,全年的飼料的成品產量將會比去年持平或有所增加。
上半年飼料的產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并沒有下降反而還增長了,而且下半年還將比上半年的增長幅度要大,那么飼料的價格又是一種什么情況呢?據專業人士介紹說,飼料價格的上漲下跌主要看居民的肉蛋奶消費的情況如何,如果肉蛋奶消費高,那么就會帶動養殖業蓬勃發展,水漲自然船高,飼料的價格也會上揚。但是今年上半年由于非典的影響,造成了居民的消費需求下降,所以也影響到了對肉蛋奶的消費需求。
采訪:中國飼料工業協會信息中心主任孔平濤
市場消費限制了整個畜牧業肉蛋奶供應。相應的養殖企業,包括農戶養殖總量的供應,也影響到價格供應,這種影響使整個對飼料的消費不會有大幅上升的可能性。同樣,企業會加大它的銷售力度、加大它的競爭力度,這種影響也就決定著它的價格上升的可能性或者說空間是非常小。
那么,是不是這就標志著下半年的飼料市場行情是無風無浪、平平靜靜呢?
全國飼料工業辦公室飼料處處長楊振海
下半年我們預測,總體是樂觀的,但是也有一些不利的因素。比如說原料漲價,今年最明顯的就是,幾大原料都在上漲,一個是豆粕,豆粕是我們原先預計今年價格會有所反彈,但是沒有想到,我們現在市場上的表現來看,增長的幅度特別大,上半年6個月豆粕是一個月一個價,這樣的情況下,就是給我們的生產帶來了一些不確定的因素。
除了豆粕的價格上漲以外,我國市場上的玉米、魚粉和賴氨酸的價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拿玉米來說吧,今年上半年玉米產區和銷售區的平均價格分別為958元/噸和1130元/噸,這比上年同期分別高出了1.39%和1.17%。而賴氨酸的價格在6月份之后也直線上升,進口賴氨酸的價格從17.1元/公斤上升到了21.29元/公斤,國產賴氨酸則從16.5元/公斤上升到了20.25元/公斤,上漲幅度分別為24.5%和22.73%。
通常來說,原材料的漲價往往會帶來產品成品的漲價,那么這次飼料的原材料價格大幅度增長,會不會也影響到下半年飼料成品的價格呢?
楊振海:飼料原料價格大幅度上漲,但是飼料產品的價格卻是基本上保持穩定。
這倒是件讓人奇怪的事,為什么飼料原料的價格上漲了,但是飼料成品的價格卻還能基本保持穩定呢?
原來是因為飼料行業競爭激烈,大家都在打價格戰,都想以低價位來吸引客戶,所以都將原材料的漲價自己消化掉了,這真是應了那句老話“鷸蚌相爭、漁人得利”,諸位養殖戶可是檢了一個大便宜了。那么除了這個原因之外,第二個原因恐怕得感謝科技的進步了。
楊振海:比如我們現在搞的無魚粉熱量配方,氨基酸平衡,很多營養參數的研究等等,都為我們的應用生產最低熱量成本的配方打下了很好的基礎,這項技術很快在生產中應用,就能夠消化方方面面的不利因素。
據專家分析預計,今年下半年豬飼料的價格仍將穩定在1.55元/公斤;蛋雞飼料應該穩定在約1.6元左右/公斤;受出口的影響,肉雞飼料的價格會有小幅度下降的可能性;而水產飼料價格波動不大。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