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據亞洲新聞臺報道,春節將近和連綿多雨的天氣,加之海產品供應商的減少,新加坡海產品市場的供應量明顯下降。由此引發了2006年春節海產品市場價格的普遍漲潮。目前海產品市場的價格最高漲幅已達30%。鯧魚市場價格漲高尤為顯著。政府和百姓對于海鮮市場的這種現象,稱之為“新年之前的價格奔跑”。
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是新加坡海產品進口的主要來源國。最近正逢多雨季節,和一年一度的哈芝節,漁民出海打漁的次數明顯減少。對于每天要從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進口300公噸左右海產品的新加坡市場來說,進口海產品的數量必然會受到影響。新加坡的海產品進口數量出現了明顯下降。
多雨季節的新加坡海產品市場,與去年同期相比,市場供應量有了40%的縮水。
幾乎所有的海產品價格每公斤都有20%~30%的漲幅。
魚商們紛紛表示,“盡管與去年相比,海產品價格的漲幅很大,但他們并不打算在這種供應的非常短缺時期從中獲利。”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