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南珠之鄉”廣西北海市的海水珍珠在多年滑坡后獲得豐收:每萬貝平均產珠1.25公斤,平均收購價每公斤5600元人民幣,而去年這兩個數字只有0.75公斤、4000元人民幣。
廣西北海市是中國著名的海水珍珠產地,當地出產的南珠在珠寶界享有盛譽,有“東(洋)珠不如西(洋)珠,西珠不如南珠”之說。1958年中國第一顆人工海水珍珠在北海市培育成功,2000多年的珍珠史由天然采捕改寫為人工養殖。據北海市水產局長林起松稱,北海市常規珍珠年產量約占全國的45%,并形成了首飾、藥品、保健品、美容化妝品等系列產品。
據了解,由于珠農盲目擴大數量,粗放型養殖的南珠生產很快走下坡路。一個養殖戶的記錄顯示,從1997年起,萬貝產珠量和收購價直線下滑,到2000年這兩個數字只有0.29公斤、1200元。近年來有所回升,但仍未恢復元氣。
據北海市營盤鎮彬塘村委會主任朱喜源說,“九成的珠農今年都賺了錢,最多的純收入超過10萬元。北海鐵山港區水產局副局長沈默認為,“今年是1994年以來收成最好的一年”。據他推算今年鐵山港區5萬多珠農人均增收將超過600元。
記者看到,由于珍珠豐收,珠農在收珠的同時正大量購進明年插核的珠母貝,準備擴大養殖面積,不少棄養多年的珠農又被重新吸引回來。目前每天有10臺卡車從外地運珠母貝回營盤鎮。這種情況使一些人士憂心忡忡。養了十幾年珍珠的朱喜源說,如果不控制養殖數量,一來海域密度大,超出承受能力,二來管護不到位,質量得不到保證,南珠有重蹈前幾年覆轍的危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