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據南方農村報報道:加工出口品種斑點叉尾魚回和羅非魚。斑點叉尾魚回是美國養殖的主要淡水魚類,年產量在50萬噸左右,占該國淡水魚產量的80%;斑點叉尾魚回又是美國市場上熱銷的魚類,需求量很大。同時斑點叉尾魚回在歐洲和加拿大等地也有相當的市場。據有關資料,美國、歐盟市場年銷售斑點叉尾魚回加工品約在40-50萬噸,而當地只能解決50%,其余靠進口。近幾年,江蘇、湖北等省引進和發展斑點叉尾魚回的養殖與加工,2004年出口0.8萬噸左右,效益十分顯著。目前正處于有市場、有加工能力而無原料魚的狀況,且市場需求量很大,斑點叉尾魚回的養殖大有可為。2004年歐美進口羅非魚數量又有大幅度增加。這主要是由于近幾年海洋漁業資源下降導致鱈魚大幅度減產,歐美市場上熱銷的鱈魚片減少,轉而消費羅非魚和斑點叉尾魚回,從而為斑點叉尾魚回和羅非魚提供了更大的市場需求。
據有關資料介紹,在美國克氏螯蝦不僅是重要的食用蝦類,而且是垂釣的重要餌料,年消費量在6-8萬噸,自給能力不足三分之一,其余靠進口。而在歐洲,克氏螯蝦的消費達到狂熱的程度,尤以北歐的瑞典最為典型。在瑞典有龍蝦節,每年8月的頭三周內,舉國上下都要歡慶此節,僅瑞典一年就要消費小龍蝦1.5-2萬噸,整個歐洲市場小龍蝦的年消費量也在6-8萬噸,而自給能力僅占20%。近幾年盡管遭遇綠色壁壘的制約,2003年我國淡水小龍蝦的出口量依然達到2.24萬噸。綜上分析可見,歐美市場淡水小龍蝦的年需求量約在12-16萬噸,自給能力不足30%。因而當前大力發展淡水小龍蝦的養殖加工,國際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國內市場,淡水小龍蝦的消費更是火爆,“十三香龍蝦”、“水煮龍蝦”、“手抓龍蝦”稱譽大江南北,“龍蝦城”、“龍蝦火鍋”遍及大街小巷,僅南京一地每年的6-9月份,每天消費的淡水小龍蝦就達70-80噸。而這種消費正在由南京逐步向無錫、蘇州、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及其周邊省份蔓延。
價格穩中有升的鱖魚與黃鱔。鱖魚與黃鱔都為名優淡水魚類,由于其肉味鮮美,營養豐富,肉多刺少,東西南北中各地皆愛吃,一直深受市場歡迎。長期以來,鱖魚與黃鱔的市場銷售價格在淡水魚類中一直較高,且長期穩定,時而還有所上升。自20世紀末期以來,鱖魚、黃鱔的養殖開始興起,但由于其養殖技術要求較高,餌料配套有講究,苗種培育與病害防治有一定難度,這兩條魚的養殖尚未普及推廣開來。
建議各地在2005年調整淡水養殖品種結構時,應集中一定的人力、財力和技術力量,在鱖魚、黃鱔的養殖上下工夫,盡快突破,大面積推廣養殖,提升淡水養殖業的質量。
2004年,塘魚銷售價格一反常態,出現大幅度上漲趨勢。據有關資料顯示,5月份的漲幅為17.5%,6月份為18.5%,7月份接近20%,平均漲幅達15%,這在水產品市場上是不多見的。淡水塘魚價格上漲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一是消費者科學營養的意識增強,消費水產品量增加。二是常規水產品的質量顯著提高,城鄉居民吃了放心。三是經過近幾年水產養殖品種結構調整,名特優新品種養殖面積產量增多,常規塘魚產量減少。這也是塘魚價格上漲的一個重要因素。從去年5-8月淡水塘魚價格大幅度上漲情況看,今年的淡水塘魚價格依然十分看好,且上漲的趨勢提前,1月份淡水常規魚價格上漲就開始啟動。
蝦蟹養殖風險加大。對蝦、河蟹既是我國海淡水養殖業中的主導產業,又是出口創匯的拳頭產品。近幾年來,對蝦、河蟹的養殖發展很快,養殖面積產量大幅度增加。從2004年水產品市場變化情況看,蝦蟹是兩個降價幅度最大的產品。與上年同期相比,對蝦每500克降價6-10元,河蟹降價15-20元。究其原因,一是總量增長過快,供大于求;二是出口受到限制。2003年,全國對蝦養殖產量達到50萬噸,出口12萬多噸,2004年全國對蝦養殖產量在50萬噸以上,出口量卻大幅度減少。大量的對蝦轉而銷往國內市場,這是蝦價下降的主要因素。而河蟹2003年養殖產量達到37萬噸,比2000年增加14萬多噸,平均每年增加4.6萬噸,2004年預計總產在40-42萬噸。河蟹銷售價格的下降一直伴隨著河蟹養殖總量的增加而進行。
縱觀2005年的蝦蟹市場,筆者感到蝦蟹養殖的風險加大。對蝦遭受美國反傾銷的制約,出口一時難以解決;河蟹市場已處于飽和狀態,加上銷售期短,每年只有三個月,銷售范圍狹窄,主要集中在江、浙、滬等省市,河蟹的養殖熱還在蔓延,故今年蝦蟹的銷售難將成為主要矛盾。面對這樣嚴峻的形勢,各地的蝦蟹養殖企業和養殖戶應增強風險意識,提高科學性,克服盲目性,主動采取對策,從提高蝦蟹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著手,控制養殖總量,調整養殖結構,加強協調,以此來贏得市場,獲取效益。同時大力發展蝦蟹精深加工,實現增長方式轉變,推動蝦蟹養殖業保持健康發展。
南方漁網編輯:劉明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