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據新聞晚報報道:從春節結束到“五·一”長假之前,歷來都是滬上水產市場的淡季。記者昨天從滬上幾大水產市場了解到,隨著3、4月份水產繁殖期的到來,不少水產品皆已開始勒緊放量,在此影響下,甚至還出現了黃鱔、青蟹一類價格的逆漲,這同時也印證了眼下的水產品市場,正在為持續將近兩個月的淡季而抓緊蓄勢。
春節時的旺銷,讓不少水產商販大撈了一把。節日沒過多久,市場就“發蔫”了。“這是因為到了3、4月份,不少水產品陸續進入了繁殖期,市場到貨量急劇減少。”銅川市場的市場分析員戴鴻根就此解釋。他還舉例,大閘蟹就正值去殼繁種的階段,眾多的“舊年蟹”充斥著市場,不但口味差了很多,就連叫價也全無底氣。
但市場也并非鐵板一塊。直往下落的報價當中,也不乏少量如黃鱔、青蟹等持續爬高的水產品。根據從銅川市場反饋來的信息,重量約在3-4兩左右的中條黃鱔目前要賣到30元/500克,相比去年同期上漲了約50%;貨源多來自廣西南寧、廣東汕頭等地的青蟹,叫價則在45-50元/500克不等,幾乎是往年同期價格的翻番,且這樣的高位預計將持續至少月余。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節后黃鱔、青蟹的價位逆漲,與進市交易量漸少有關系。只要挨過3、4月份,5月份來自江蘇、安徽的黃鱔,以及來自浙江三門的青蟹,屆時都會悉數進場“救市”,水產品的另一個銷售旺季又將指日可待了。
南方漁網編輯:劉明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