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據美國農業部的全球水產業信息網(GAIN)報道,歐盟鱈魚限額下降,而丹麥加工行業需求量增加,這使得丹麥國家必須尋找其它供應商和進口替代品。
丹麥位居世界漁業產品供應者的第四位,是歐盟最大的從非歐盟國家進口原材料以及向其它歐盟成員國銷售新鮮或加工海產品的國家。80%的原材料進口主要來自挪威、格陵蘭、法羅群島和俄國,81%的出口商品在歐盟內銷售,特別是德國、法國和聯合國。
2003年,丹麥共出口673,000噸海產品(比2002年有所降低),加工海產品出口量占海產品出口總量的54%。然而同時期非加工魚類進口量增加了25%,為602,000噸;進口加工魚類增加了14%,為141,000噸。另外,海產品進口量增加彌補了鱈魚收獲量下降的問題,這些進口海產品包括:其它國家的鱈魚,非洲維多利亞湖(Lake Victoria)的尼羅鱸(Nile perch)以及新西蘭的無須鱈。
據GAIN說,低棲魚限額下降使得丹麥加工行業對進口需求量有所增加,而且該國正從全世界尋找原材料。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