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今年紫菜產量比去年增長了50%,可是面對一屋子的紫菜,養殖戶蔡甘霖卻狠狠地抽了一口煙,說:“采購商今年壓價,我們也沒什么辦法。”
在本地養殖戶挑著紫菜到收購商那里被暫時拒收的同時,福建北部的紫菜產地霞浦、福清等地卻每天有十來車廂的紫菜運到廈門驗收入庫。廈門的紫菜到底怎么了?
養殖戶認為采購商故意壓低價格,采購商辯解這是市場規律所致,而政府部門日前也采取緊急措施,希望能救紫菜于“盛世”,解決當地養殖戶的心頭之痛。
調查
紫菜豐收 蔡家收入減1/5 外地紫菜 不斷侵入廈門
蔡甘霖是大嶝鎮上一名不折不扣的紫菜養殖戶,紫菜一直是家里的主要經濟來源。靠養殖紫菜,他建起10萬元的房子。
去年,因為歉收,紫菜又賣到了好價錢。商家對“頭水”紫菜給出的采購價就達到50元/公斤,“二水”紫菜的收購價格也有36~40元/公斤。即使最不好的“四水”紫菜,即收尾紫菜,也可賣到18元/公斤。
可是今年最好的紫菜目前的收購價僅為16元/公斤,僅為去年1/3。而且前幾天還沒看到采購商上門,外地的紫菜卻一車車地經過他家門口運到收購商那里,蔡甘霖有些慌了。
目前鎮上和蔡甘霖一樣的養殖戶有幾百家,他們又希望采購商上門,又擔心采購商出的價格不盡如人意。不僅是大嶝島上各鎮,包括小嶝島、南安、晉江等閩南地區的紫菜養殖戶都在為紫菜的價格擔憂。
每年農歷九月至十二月是紫菜的收割季節。一般紫菜可以分四次收割,即俗話說的“頭水”、“二水”、“三水”、“四水”。紫菜的質量都隨著收割次數的增加而遞減。
蔡甘霖家種了約5畝的紫菜,今年紫菜的畝產量大概比去年增加了75公斤,達到225公斤/畝。按今年收購價16元/公斤計算,收入大概有18000元。而去年畝產150公斤,每公斤均價為30元,按此計算,年收入在22500元左右。蔡甘霖很感慨,老天爺風調雨順的好意沒帶來任何好處,年收入不升反降了約1/5。
更讓他們擔憂的是,福建北部豐產的紫菜已源源不斷地被運到廈門,進入收購商的倉庫,而且這些紫菜的每公斤收購價高出他們10元左右。
分析
量漲價跌 養殖戶尚未虧本 粗放經營 危機已經顯現
紫菜是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大嶝鎮上住戶的主要經濟來源。養殖紫菜的原材料成本不高,據紫菜養殖戶介紹,每年紫菜苗的購買價格為200元/畝,再加上竹竿、繩子、鐵框等材料,一次性投資養殖一畝紫菜大概需要2000元。除了紫菜苗每年都必須購買外,繩子、竹竿等設備可重復使用。這些硬件設備一年的損耗在700元左右。這樣算來,種植一畝紫菜除人力投入外,其成本約為1000元。按今年收購均價16元/公斤計算,每畝年收入約為3600元。概算下來,除去人力成本,養殖戶每畝可得2600元。換句話說,紫菜豐產價跌,還沒有讓養殖戶跌入虧損的境地。
盡管量升價跌只是正常的市場現象,但外來紫菜的侵入已經使廈門紫菜生存危機顯現。“不改進加工只有死路一條”,廈門一收購商的話語直刺養殖戶痛處。
昨天開始,翔安大嶝新陽洲工貿公司總經理張福賜也開始忙了,因為新陽洲和其他采購商開始在本地大量收購紫菜了。張福賜解釋道,前段時間空氣濕度比較大,紫菜不好保管,推遲了收購。“在市場上供給足夠的情況下,我們當然由優而次地進行選擇”,廈門嶝翔水產品加工廠負責人,也是大嶝本地的紫菜采購商陳清廉道出更深層次的原因。
據了解,福建北部的福清、連江、寧德及霞浦等主要產地的“頭水”紫菜收購價至少22元/公斤。和廈門比較,每公斤的采購價足足多了10元。
陳清廉解釋說,其實翔安的紫菜品質比其他地區要好。因為其是在無污染的國家綠色食品產地大嶝海域生產的,早年臺灣客戶都是指定只要大嶝海域產的紫菜。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大嶝鎮出品的方形紫菜能大大降低運輸成本,一集裝箱能裝10噸,而其他地方出品的圓形紫菜只能裝2噸。
但是,很可惜的是這幾年其他地方對紫菜的深加工都發展起來了,而廈門的紫菜加工仍停留在傳統的手工制作階段。比如福建其他產地都開始用烘干設備來加工紫菜,品質和形狀相對自然風干的好。據介紹,每公斤紫菜的烘干成本至少要7元。不過經過加工之后附加值就高了,紫菜身價自然就不一樣了。
出路
深加工 提升產品附加值 建協會 規范市場強溝通
廈門有著20多年的紫菜養殖史,有豐富的紫菜資源,但紫菜精深加工還是存在巨大缺口。這是政府和采購商達成的共識,但是紫菜養殖戶還遠遠沒有認識到這一點。紫菜養殖不僅要經受氣候、水質、海苔等方面的威脅,更面臨著市場的嚴峻考驗。
要提高紫菜的收購價格,在原材料質量好的基礎上,當務之急是對現有紫菜進行加工,發展紫菜深加工產業,開發以紫菜為主的綠色保健、休閑食品。廈門市翔安區農林水利局副局長洪躍家如是說。
像閩北地區的一些紫菜養殖戶,幾家或者十幾家聯合起來購買“烘干機”等設備加工紫菜。這種形式不僅可以滿足紫菜深加工的需要,同時也解決了個體養殖戶資金缺乏的問題。
洪躍家還認為,現在采購商和養殖戶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組建行業協會可緩解這一問題。首先,可以通過行業組織來協調紫菜業的發展,加強采購商與養殖戶之間的溝通;其次,可以有效遏制同行壓價傾銷等不當行為,規范市場秩序,保護企業和養殖戶利益;第三,可以化零為整,利用集體優勢擴大銷售,占領市場。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