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據解放日報報道:記者從崇明縣漁政管理站獲悉,今年鰻苗產量已跌至歷史最低點。兩個月來,經崇明島準運的鰻苗僅200萬尾,是去年同期的50%。約有一半的捕鰻船開始返航。
鰻苗俗稱“水中軟黃金”,因其人工繁殖技術沒有成熟,養殖商品鰻魚的苗種要依靠在咸淡水交匯處的入海口捕撈。長江口淡水流量最大,加之灘涂廣闊,餌料豐富,形成了每年1月至4月中旬的鰻苗捕撈汛期。長江口的捕撈鰻苗歷史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橫沙島一帶,等待鰻苗汛期到來。
眼下鰻苗潮汛雖然出現,大部分漁船卻進港“休至今已有30多年。據崇明縣漁政管理站介紹,年初來自江蘇、浙江等地的千余艘漁船就聚集在崇明島漁”。什么原因?一是今年上海地區遭遇連續不斷的冷空氣入侵,漁船出海捕撈天數明顯減少,2個月來僅出海捕撈20多天;二是長江口沙灘、潮流的改變和水域環境污染加劇,使捕撈產量逐年下降,漁民出海捕撈效益不高。
由于長江口鰻苗產量驟降,造成養鰻企業紛紛爭購。崇明縣鰻苗的收購價從開捕初期的每尾7.5元,一度漲至每尾11.5元,目前仍保持在每尾10.5元。然而,漁民收入并沒有增長。到目前為止,長江口定置網捕撈漁船單船產值平均8000元,挑網捕撈漁船單船產值平均5000元;事實上,兩種單船的生產成本分別在2萬~2.5萬和1.5萬元。雖然現在距鰻苗汛期結束還有1個月,但預計產量不會有大的突破。
為了保護長江口鰻魚苗資源,自開捕以來,漁政部門就嚴厲查處未辦理鰻苗捕撈許可證的漁船,打擊“三無”違規漁船。盡管如此,仍缺少緩解“捕苗大戰”的治本良策。崇明縣漁政管理站負責人希望,有關部門能盡快制定長江口鰻苗禁捕專項法規,切實利用好鰻苗資源,實現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南方漁網編輯:劉明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