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今年三季度,從廈門空港口岸入境的食用水生動物數量大量增長,這些水產品均來自東南亞海域。專家預計,這種增長趨勢將繼續保持下去。
據廈門檢驗檢疫局統計,今年6月至9月,從廈門空港口岸入境的東南亞海域食用水生動物共有66批次,總重量為1.05噸,水產品種類主要包括龍蝦、琵琶蝦、東星斑、螃蟹和鰻魚等。往年自空港進入廈門的同類產品每年僅兩三批次。
業內專家分析,廈門口岸進口東南亞水產品大量增加的原因主要為:一是東南亞地區歷來都是高檔水產品的優勢產地,不僅口味鮮美,而且價格低廉;二是一些品種進口關稅下降,比如,今年龍蝦的進口關稅與去年相比下降了3.4%,琵琶蝦下降了3.2%;三是近年來廈門空港口岸國際運輸業發展迅速,泰航和菲律賓宿務航空公司均開通了至廈門的航線,傳統的東南亞航線航班數也不斷增加,為海鮮產品入境創造了運輸上的便利;四是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需求也在增加。
這些水產品主要銷往廈門及周邊地區。根據3個月來的市場反映,進口商紛紛表示,在接下來的生產旺季將進口更多的東南亞美味海鮮。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