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進入9月份以來,隨著本地休漁期的結束,各種新鮮海產品陸續進入市場交易,市場供應量明顯放大。由于中秋、國慶兩大節日的來臨,這為水產品的旺銷,提供了最好的黃金時期,市場對外發貨量明顯增加。本月水產品市場交易異;钴S,但價格相對有所回落。本月市場成交量為5500噸,成交額為5600萬元。具體表現為:
本月蝦蟹占據主角。民間俗語道:“秋風起,蟹腳癢”很形象地道出“菊黃正是蟹肥時”的佳境。今年市場尤為突出的就是各種蟹類產品大量上市,市場價格明顯走低。質量較好個重200克以上的母蟹價格一般在70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下降53.3%;質量一般的價格一般在60-80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下降42.8%;質量較好個重200克以上的公蟹價格一般在50-60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下降21.4%;質量一般的價格一般在30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下降14.3%。蝦類產品也是本月的銷售熱點,但市場價格并沒有出現前期所預測的那樣大幅走高,目前市場4-5個頭的對蝦價格一般在200元/公斤左右,6-8個頭的在120元/公斤,10個頭左右的價格在60元/公斤,20個頭的一般在30元/公斤;港養蝦價格一般在24元/公斤,鷹爪蝦價格在24-30元/公斤,均比上月有所下滑;钆牢r價格一般在26-30元/公斤。造成本月蝦類市場價格走低的主要原因是從南方等地源源不斷運抵的各種蝦類,它們在市場上占據著絕對主導地位,而今年南方蝦獲得豐收,所以當地收購價格就比往年同期偏低,所以造成市場貨源充足,市場價格下降已成必然。另外目前正值北方蝦大量上市的時間,市場供應充足,所以價格也受到很大影響。雖然市場蝦類價格明顯走低,但消費者的消費熱情并沒有高漲,市場價格由于南北貨源充足而購銷平淡從而使整個蝦類市場呈現出供大于求的現象,價格自然不會太高。
本月鮮魚市場較為沉悶。隨著禁漁期的結束,但是市場鮮魚貨源不是太為充足。今年威海開海后,市場上上市量最大的還是鲅魚,而往年此時的黃花魚、帶魚品種還是有所偏少。目前市場條重350克左右的帶魚價格一般在22元/公斤左右,條重200-350克左右的帶魚價格一般在16元/公斤左右;馬鮫魚(鲅魚)條重500克以上的每公斤市場價格在10元左右,條重500克以下的每公斤市場價格在7-8元左右;1斤-1斤半左右的鯧魚價格一般在60元/公斤左右,半斤左右的鯧魚價格一般在34-36元/公斤左右;小黃花市場價格一般在9元/公斤左右;管角螺價格一般在28-30元/公斤左右;目前正值新鮮魷魚大量上市,市場價格一般在10-12元/公斤左右,梭魚價格一般在8元/公斤左右;加吉魚價格一般在30元/公斤;鱸魚價格一般在24元/公斤左右;黑魚價格一般在20元/公斤。
本月淡水魚價格相對平穩。目前批發市場鯉魚(500克以上)價格為9元/公斤;白鰱魚(條重1500克以上)價格一般在7.00元/公斤左右,花鰱價格在10元/公斤左右;鯽魚價格一般在12元/公斤;草魚價格在12元/公斤;鯰魚價格一般在7-8元/公斤;養殖甲魚價格一般在34-40元/公斤;野生甲魚價格在280元/公斤;黃鱔價格一般在26元/公斤左右;白蟮價格在58元/公斤;泥鰍價格一般在12元/公斤;羅非魚價格穩定在16元/公斤。目前市場各經營業戶都提前備貨供應市場,因此,淡水魚的市場在節日期間不會有較大波動。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經過連續多年的休漁,威海漁業資源得以恢復,今年的資源量、產量均好于去年。目前沿海主要漁場作業形勢喜人。據統計,威海附近海域鲅魚一般網日產600-1200公斤,高網日產可達6000公斤。隨著節日購銷兩旺情形的結束,預計節后威海水產市場部分品種價格將出現穩中有降態勢,而大部分品種價格將趨于穩定。
威海水產品批發市場:徐春暉
聯系電話:0631-5863988
聯系地址:威海市順河街188號
南方漁網編輯:寒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