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喜好珍珠項鏈的朋友可能想不到,在全國各地銷售的淡水珍珠項鏈中,5條珍珠項鏈中就有2條產自常德。據常德市提供的數據,目前該市珍珠養殖面積達32萬畝,年產珍珠500噸以上,占到全國的40%以上,常德已成為全國生產淡水珍珠最多的地方。
退田還湖發展珍珠養殖
“1998年國家開始實行退田還湖政策,我們按要求退出海拔28米以下面積30多萬畝,這些退出的地方重點發展了珍珠養殖業。”常德市市長陳君文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談到,這一措施的實施,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和經濟效益。
常德地處西洞庭湖畔,長江水經過太平口、松滋口、藕池口涌入,為當地珍珠養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常德的珍珠養殖始于20世紀60年代,至今已走過了40多年的發展歷程。其中幾起幾落,但真正快速發展只是近幾年的事情。特別是1998年以來,常德市抓住國家實行退田還湖政策的契機,大力發展珍珠養殖。目前,全市淡水珍珠養殖面積已擴大到32萬畝,年產珍珠500噸以上,產值超過5億元,產量占到全國的40%以上,成了全國最大的淡水珍珠之鄉。
常德珍珠將走向世界
山下湖集團千足股份有限公司是專門生產珍珠工藝品的廠家,是常德市去年招商引進的一家浙資企業。記者昨日在該公司的車間看到,200多名工人正在車間分揀珍珠半成品。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一個投資過億元的珠寶加工城項目已在常德開工,估計明年就可搬進新廠房。“這種深加工的企業目前全市只有6家,而珍珠行業中,它的利潤大頭往往在后面的加工環節,因此,我們目前企劃大量引進珍珠深加工項目,目的就是實現珍珠的升值,從而提高珠農的收入,以促進湖區農業經濟良性發展。”與珠農打了六七年交道的常德市畜牧水產局工作人員劉寅初告訴記者,珍珠業已成為常德十大龍頭產業之一。政府將努力使它形成產業化經營的格局,以便讓常德珍珠走向世界。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