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據新聞晚報報道:自第一聲春雷響起,滬上水產市場就進入了年中的平淡期。又到了清明時節,由于汽油、飼料等原料價格上漲,水產品的成本被無形抬高,不少魚種又開始“郁悶”自己的境遇……
草蝦無貨可補
早春天的氣溫像“過山車”,水產市場中的蝦價也沒閑著,漲漲跌跌,連行家們都看不明白。“前一段泰國草蝦斷貨的時候,從海口上來的草蝦竟然跟河蝦一樣大小!”銅川市場分析員戴鴻根說。
4月,本是泰國草蝦“扛市”的緊要關頭,卻在前不久出現了斷檔。商家們無奈把進貨渠道轉向國內的海口等地,而眼下南方草蝦大多尚處產卵期,品質上差強人意。昨天下午,記者在銅川市場里兜了一圈,卻連一條活的泰國草蝦都沒尋著。“等到清明和谷雨都過了以后,氣候進一步轉暖,草蝦才會漸漸地多起來。”戴鴻根預測。
刀魚“腹背”受阻
市民吃不起,商販賣不動,因為自身的“天價”而遭冷遇,長江刀魚的市場處境也不好過。
記者在銅川市場里看到,昔日“長江第一鮮”的光環已悉數褪盡,雖然一旁標示的“長江刀魚”的字樣依舊醒目,但攤面上擺放著的大多毫無色澤、鱗彩。
再過7天,長江流域又要施行一年一度的全流域禁漁。盡管擁有在禁捕期間被允許捕撈的特權,但“江刀”自今年漁獲以來品質上的下滑,數量上的銳減,都讓商家們不敢抱過多的奢望。再過12天,便是清明節。“清明前魚骨軟如綿,清明后魚骨硬似鐵”。但在今年最適合在清明節品嘗的長江刀魚,并沒有來得及給市場留下更多的懸念。
螺螄銷路不暢
曾經有人打趣說,清明吃螺螄,眼睛明一明。雖無科學上的依據,但三四月份確實是啖食螺螄的大好季節,但眼下螺螄的銷路碰到的“麻煩”也不小。
“一元錢一斤。”面對記者的上前問價,銅川市場某水產行老板的回答顯得不是很殷勤。一旁的市場人員則向記者透露,最近螺螄行情并不看好,市場上的貨源清一色地來自浙江海寧等地,價格上最低可還到6毛錢一斤。滬上水產行家指出,一旦過了清明,螺螄的口味就遠不如上市之初。跟長江刀魚一樣,口味最好的時候易被人淡忘,等到螺螄被人憶起的時候,卻又不知道猴年馬月了。
南方漁網編輯:劉明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