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4年,該省水產品對外貿易克服了美國“蝦反傾銷”和歐美等國“硝基呋喃代謝物檢測”等貿易壁壘的影響,出口額再創新高。據杭州海關統計,2004年,全省水產品進出口總額12.16億美元,總量47.25萬噸,比2003年分別增長37.09%和30.52%,提前1年超額完成浙江省漁業“十五”計劃進出口水產品10億美元、30萬噸的目標。
一、基本情況
(一)出口情況。
2004年,全省水產品出口總額10.81億美元,總量32.92萬噸,比2003年分別增長33.95%和22.93%;其中水海產品出口額6.48億美元,出口量23.03萬噸,同比增長41.18%和18.28%;水產加工品出口額3.38億美元,出口量9.87萬噸,同比增長14.97%和35.21%;珍珠及其制品出口額0.95億美元,出口量226噸,同比增長75.93 %和113.21%。
1、品種。在各大類水產品中,魚類出口額列第一位,達4.48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41.48%,其余依次為頭足類(21.39%)、蝦類(20.56%)、珍珠(8.80%)、蟹類(6.76%)、藻類和貝類。出口額增幅列第一位的是蟹類,同比增長131.62%,其余依次為珍珠(76.92%)、頭足類(58.68%)、魚類(33.12%)、藻類(2.30%)。
蝦類由于受美國“反傾銷”等影響,出口額比2003年下降2.52%。
2、貿易方式。一般貿易仍為主要貿易方式,出口30.25萬噸、9.63億美元,分別增長34.15%和22.90%,占出口總額的89.08%。來進料加工貿易出口2.10萬噸、1.06億美元,同比增長26.91%和10.80%,占總出口額的9.81%。
3、市場。該省向六大洲70多個國家(地區)出口水產品,其中對韓、日、香港和歐盟市場的出口額占總額的85.79%。韓國和日本仍是最大出口市場,2004年出口分別為14.18萬噸、3.06億美元和10.13萬噸、4.3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3.53%、45.20%和12.33%、36.71%;隨著該省水產品質量的快速提升和歐盟對我國水產品出口的逐漸開放,該省水產品對歐盟出口快速恢復,2004年對歐盟(不包括新加入歐盟的東歐國家)出口3.50萬噸、0.92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91.53%、93.02%,已成為該省第四大出口市場;印尼市場異軍突起,2004年出口1.07萬噸、0.4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03.92%、203.69%,為該省水產品出口主要轉口貿易市場。
美國市場由于受“蝦反傾銷”影響,盡管在魚類和頭足類等產品出口大幅度增長下,總出口量和出口額還是分別減少0.22萬噸和0.12億美元,下降20.40%和28.72%。
4、價格。2004年水產品出口綜合平均價格(不包括珍珠)2997美元/噸,同比上漲6.83%。其中,水海產品平均價28147美元/噸,同比上漲19.35%;水產加工品平均價3425美元/噸,同比下降17.61%。出口價格上漲幅度較大的品種有:水海產品中的煙熏魚(103.04%)、凍金槍魚(77.16%)、凍小龍蝦仁(67.58%)、鹽腌帶魚(63.43%)、凍大螯蝦(60.33%)和加工品中的鯖魚(98.62%)、蟹制品(52.85%)和海蜇等。而出口價格下滑幅度較大的品種有:凍鰈魚(61.63%)、凍對蝦仁(48.36%)、凍鯧魚(46.55%)、河蟹(34.23%)和凍羅非魚片(30.33%)。
(二)進口情況。
2004年,全省水產品進口總額達到1.35億美元,進口總量為14.33萬噸,同比增長68.75%和52.12%;其中水海產品進口額0.78億美元,進口量5.70萬噸,同比增長73.33%和42.50%;水產加工品進口額0.57億美元,進口量8.63萬噸,同比增長62.86%和59.23%。
1、品種。進口額最大的產品是魚粉0.55億美元、占總進口額的40.74%,其次是凍魚(0.34億美元、占25.19%)、凍蝦(0.22億美元、占16.30%)和凍魷魚(0.19億美元、占14.07%)。
2、貿易方式。水產品進口仍以一般貿易為主。2004年,一般貿易進口11.16萬噸、8010萬美元,分別增長53.13%和55.84%,占進口總額的59.26%。加工貿易進口3.03萬噸、5422萬美元,同比增長42.48%和85.70%,占總進口額的40.00%。
3、市場。秘魯、加拿大和美國列浙江省水產品進口的前三位。從這三個國家進口的水產品計7366萬美元,占總進口額的54.07%。
二、主要特點
(一)水產品進出口增長快速、穩健。
2004年浙江省水產品進出口量和額均呈大幅度增長,其中進口量和額的增幅高達52.32%和68.46%,出口量和額的增幅達22.93%和33.95%。且出口價格亦呈上漲趨勢。水產品對外貿易的大幅度增長,反映了該省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龍頭企業的培育和帶動、國際市場的開拓等諸環節的全面提升。尤其是出口水產品生產基地和原料供應基地的建設和質量安全控制方面取得的實效,為水產品出口提供了充足的貨源保證。
(二)優勢水產品出口勢頭強勁。
2004年,鰻魚和珍珠出口分別占到出口總額的10.8%和8.8%。其中:鰻魚產業通過恩諾沙星殘留專項整治,再次突破了日本的技術性貿易壁壘限制,出口額達到1.17億美元,比2003年增長52.9%,已成為該省水產品單品種出口創匯第一。2004年年初,珍珠產業由于發展不協調等因素影響,一度出現出口額大幅度下滑(到4月底出口額下降11.9%),引起該省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后經該局及時組織企業和相關部門共同分析原因、研究對策,采取扶持龍頭,調整產業,組建協會,加強自律等一系列措施,珍珠產業迅速扭轉局面,走向健康發展,到年底出口額達0.95億美元,比2003年增長76.9%。
由于美國“蝦反傾銷”影響和歐美等國“硝基呋喃代謝物”技術壁壘的制約,蝦產業受到嚴重影響。對美國的蝦產品出口,從2004年4月起全面停止;海捕蝦到12月才重登歐盟市場,養殖蝦至今仍未進入歐盟市場。蝦產品出口,通過大力開拓印尼、馬來西亞、加拿大等國市場(主要是轉口貿易) ,緩解了蝦產品出口困難,但總出口額仍比2003年減少500萬美元,下降2.52%。對美國的總出口額減少1193萬美元,下降28.72%。
(三)市場拓展初見成效。
各級漁業主管部門和協會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國內外各類國際水產品貿易展會,對水產品出口快速增長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推動了市場多元化走勢的發展。一是2004年,水產品出口額超過1千萬美元的國家和地區達到10個,其中對臺灣的出口首次突破1千萬美元(1259萬美元),比2003年增長109.07%;二是對韓國的出口增長強勁,2004年的出口量達14.18萬噸,3.06億美元,出口量列各出口國的第一位,該省連續2年組團參加釜山國際漁業博覽會的收效已充分顯現;三是對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水產品出口市場開拓迅捷,2004年出口量和出口額分別達204萬美元、3436噸和55萬美元、236噸,分別增長469.19%、954.44%和81.40%、40.35%,為該省水產品出口的新興市場。
南方漁網編輯:寒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