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牛肉還要13塊一斤,我不如去呷基圍蝦!”基圍蝦曾是尋常百姓菜籃子里的“稀客”,最近卻出現了市民排隊狂購的罕見“風景”。昨日,記者在長沙各大超市和水產市場采訪時了解到,近期以基圍蝦為主的海蝦類產品價格大幅下降,冰鮮基圍蝦最低甚至跌破了12元/500克。業內人士指出,美國反傾銷遏制出口以及國內蝦產量增加,導致了基圍蝦價格的大“跳水”。
海鮮“賤”作肉價賣
你挑我選,一箱基圍蝦不到10分鐘就被搶購一空——昨日,記者在家樂福超市看到了基圍蝦熱銷的爆棚場面。顧客李先生指著寫有醒目的“低”和“14.8元/500克”等字樣的價格牌,跟記者算了一筆賬:“里脊肉要賣9.5元/500克,牛肉漲到了12.5元/500克,而過去每500克要賣20元的冰鮮基圍蝦大跌價。以肉價錢買海鮮,何樂而不為?”據該超市工作人員介紹,近來基圍蝦價格直線下降,前兩天賣18.8元/500克,現在只賣14.8元,而且還有下調的可能。
無獨有偶。在沃爾瑪、新一佳、家潤多等超市,鮮活基圍蝦價格也由過去的26元—30元/500克,降到了15元/500克上下,在沃爾瑪的促銷活動中,鮮活基圍蝦銷售甚至創下了11.8元/500克的最低記錄。由于近期豬、牛肉等肉產品價格上揚,基圍蝦這一“貴族”菜肴的降價,對普通消費者無疑極具吸引力。
外減內增壓低蝦價
一向堅挺的基圍蝦價格為何會陡然“跳水”?市內某大型超市水產課負責人向記者披露道,基圍蝦的貨源一般來自廣東、廣西,目前蝦的養殖已由海洋擴展到了陸地,養殖面積大增使其產量大幅度提高。有資料顯示,由于去年蝦價較高,蝦農普遍增加養殖面積。僅就南美白對蝦而言,廣東西部今年的養殖面積比去年增加27萬多畝,產量則增加了約三成。“供過于求是基圍蝦等蝦類水產近期價格下降的最大原因。”
除國內產量增長外,外銷渠道受阻亦是蝦價下跌的原因。記者從省、市畜牧水產部門獲悉,本月初在中美蝦產品貿易摩擦中,美國初步裁定中國對美出口的蝦存在傾銷行為,并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蝦征收高額反傾銷稅,傾銷幅度為7.67%到112.81%。反傾銷政策使蝦出口渠道受阻,大量蝦產品回涌國內市場,低價“游”上了老百姓的餐桌。業內人士認為,盡管出口問題不是蝦產品整體降價的全部原因,但實際上直接加劇了蝦產品國內供應量的擴大。長沙作為消費型城市,自然很快受到了市場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