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高溫之下,天氣的影響無處不在。昨日,記者從滬上幾大水產市場獲悉,“受累”于近來青、草、鰱、鳙四大家魚價格走高的影響,像鱖魚、鱸魚、河鰻一類的一些中高檔淡水魚也盡數行情看漲。業內人士稱,當中“作梗”的便是近來一直肆虐申城的高溫,一方面使本地魚源的生產和供應受到極大的影響,以致出現稀缺,另一方面也使得南方地區尚未出休漁期、本來就少得可憐的對滬貨源供應更加“雪上加霜”。
“現在鱖魚、鱸魚、河鰻都賣到今年的最高價錢了!”市銅川水產市場的一位市場分析員告訴記者。據其給出的市場報價顯示,三種中高檔淡水魚的價格都已達到或接近往年的最高價格,特別是年初市場價還一直相當堅挺的鱖魚,其目前的售價也由年初的每500克24元-25躥升到了33元-35元,鱸魚和河鰻的價格雖上漲程度不一,但漲幅也都維持在了30%的較高水平左右。
連日來中高檔淡水魚價格的持續走高,水產業內人士認為,這乃是由于高溫造成本地貨源稀缺。一般往往都能力挽市場頹勢的南匯、奉賢等本地貨源供應,便是受到高溫天的影響而一時間都“啞了火”,“特別是本地的鱖魚,今年的上市量與任何往年比起來都要少。”銅川的市場分析員說道。
而類似像河鰻那樣天熱容易死亡,對溫度特別敏感的冷水水產品,不光是上海本地,連近來一直也高溫不斷的江浙等地市場供應也都呈斷檔態勢。僅是靠著廣東方面空運來的貨源補充市場,其原先市場價位就一直高走,上海這邊的價格降不下來也就順理成章了。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