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鮮鲅魚這兩天剛剛放量上市,堪稱“五一”魚類消費“點擊率”最高品種。盡管都是新鮮鲅魚,但不同的產地味道可有差別,都說咱沙子口的鲅魚味道最鮮,可南方鲅魚也“攻進”島城。
城陽水產品批發市場每天上市的鲅魚中,有約四成左右是南方鲅。據市場管理人員介紹,與本地鲅魚相比,南方鲅價格便宜但鮮味不足。如5公斤重南方鲅昨日批發價為30元/公斤,而本地鲅則賣到46元/公斤;1.5公斤重南方鲅只有20元/公斤,本地鲅卻要30元/公斤。
不過,正是這一價格差讓個別攤販動了“歪腦筋”,明明是南方鲅卻自稱本地鲅。城陽水產品批發市場副總經理袁秀盛介紹,本地鲅背部泛綠光,而南方鲅背色青黑肚皮雪白。
東北蛤蜊占了1/3
“五一”前后,正是蛤蜊一年當中最肥之時,青島人最認紅島產的。不過,現在市場上言必稱“紅島”的蛤蜊可并非都名副其實,近點的“親戚”來自田橫島,遠點兒的還有東北的,僅東北蛤蜊就占了上市量的1/3。
袁秀盛說,蛤蜊的定價很繁瑣,產地不同價格不同,個頭不同價格也不同,三個產地就能定出九個價來。比如,昨天最便宜的蛤蜊是膠州的“小個頭”,批發價為3.6元/公斤,最貴的是紅島的“中等個”,批發價為4.3元/公斤。
都說東北蛤不如紅島蛤肉質嫩,那么如何分辨兩者呢?袁秀盛說,東北蛤蜊黑皮多,一般皮較厚,而咱本地紅島的蛤蜊皮薄為淺花色。另外,紅島蛤蜊個頭一般不大,只有成人的大拇指大小,東北蛤蜊卻大出近一倍。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