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吃“四個腳、兩個腳”的豬、牛、雞、鴨、鵝肉不如吃“無腳”的魚。市民消費肉類觀念的轉變,使得今年南充市水產品銷售市場前所未有的火爆。4月18日,記者從南充市水產站獲悉,2004年,該市水產品產銷量達7.54萬噸,同比增長7.5%。今年第一季度全市水產品銷量近萬噸,同比增長8%。
記者來到市第二人民市場,水產品交易區內的魚池里雖然魚不多了,但仍然有不少市民前來選購自己喜歡的魚。“到下午了,應該少點了噻?”張大爺問魚販子。“草魚每公斤8元,鯽魚每公斤15元,最多一公斤少0.50元,要就買,不要就算了。”魚販子對張大爺的討價還價顯得有點不耐煩。張大爺告訴記者,他一個星期至少要購買3次魚,雖然價格一路走高,也從沒間斷。
姓劉的魚販子告訴記者,自從“非典”、禽流感之后,吃魚的人就越來越多了。去年下半年以來,他的生意就特別好,每天要賣上百公斤魚,以前只能賣三四十公斤。
據了解,南充市水產品在銷量增加的同時,價格也呈明顯的上漲趨勢。去年全年,全市水產品零售價格平均每公斤較2003年同期最高增長4元,一些名、優、新品種甚至增長了10元以上,增長率高達100%。
據該市漁政部門調查顯示,目前南充市9個縣(市)區專業涉魚餐館有300多家,僅市轄三區以水產品為主要經營產品的涉魚專業餐館就達1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達11家,年水產品消耗量在100噸以上的有26家,而全部的水產品消費中有60%是從外地調運的。由此可見,目前南充市水產品市場仍是需大于供,發展空間巨大。
目前南充市水產品價格較為穩定,草魚每公斤市場價格為8元左右,白鰱、鳙魚等市場價格每公斤在7元左右。水產品價格自去年以來大幅上漲后,今年價格是否會下降?市水產站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市場需求分析,今年內,水產品價格將會穩中有升,不會出現大起大落的現象。
南方漁網編輯:寒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