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中國海域遼闊,海岸線綿長,江湖羅布,水產種類繁多,我國水產業在世界上一直居于主導地位。但近幾年來中國水產業的總體發展卻不容樂觀。
第一, 從捕撈業看。
捕撈業在水產業中一直是主導產業。但近年來,由于捕撈工具的濫增,捕撈技術的提高,漁民的濫捕,再加上我過海洋環境的惡化,赤潮頻頻發生,使本來豐富的海洋資源日漸枯竭,其中有很多的種類已經趨向滅絕。晚上回來魚滿倉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渤海灣的對蝦、黃東海的大黃花魚、南海的鯛類魚等經濟價值比較高的水產品已由過去的盛產趨向現在的滅絕,象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雖然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收效仍然甚微。種種因素導致我國水產業的捕撈產量一年不如一年。再加上近年來燃油價格的升高,更是讓捕撈業雪上加霜,從而使從事捕撈行業的人員紛紛轉產。雖然我國的遠洋捕撈業有所發展,但是還沒有形成大氣候,所以政府應該大力支持協助,讓中國的捕撈業立足中國,走向世界。
第二,從養殖業來看。
近年來水產養殖業在我國發展很快。不管是海水養殖還是淡水養殖,速度都比較迅猛。但是有利必有弊,由于很多養殖業戶信息封閉,對市場缺乏分析,盲目跟風現象很嚴重,導致出現很多養殖水產類供大于求的情況,價格下跌,給養殖戶造成了一些經濟損失。還有一些養殖戶專業技術不強,缺乏技術指導,也是導致經濟損失的一個重要原因。再看,水產養殖業對海洋環境的影響是相當嚴重的,因為海水養殖業的廢水來自大海排自大海,這樣久而久之,就會導致海水嚴重污染,導致水產養殖業無法發展不說,還會波及海洋生物的繁衍與生長,殺禽取卵實是不良之舉。政府應該加大監管力度,同時也在水產科研方面加大點力度,多引進、培育一些優良品種,造福于人民。
最后,從水產流通業來看。
我國水產流通業比較發達。從國內講,經濟水產類還是占主體,比如刀魚、鲅魚(馬鮫)、沿海的一些雜魚、養殖蝦、還有淡水四大家魚等等,生猛活鮮以酒店消費居多,這其中國外進口的水產品占有很大的比例。從國際貿易講,我國水產品粗加工出口量較大,深加工的量還是很小。水產品進口量很大,但是都以冰凍水產品為主。水產品加工中,因為國內的勞動力比較低廉,來料加工還占有一定比重。水產品的深加工還要有待于研究和發展。
再看水產品類別比較多,缺乏一個統一的尺度。由于中國幅員遼闊,東西南北差異很大,水產品的規格和名稱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這就大大制約了水產品流通,阻礙了水產業的發展。統一水產類別,依筆者看是水產業一大事。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