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風調雨順到了8月,汕頭牛田洋的養殖蝦蟹收獲高峰期也到了,但養殖戶在素有“農場明珠”美譽的牛田洋中搖頭嘆息:現在畝產上升,但蝦蟹價格下跌,按照現在行情計算,整個旺季畝收入少了500元。
據了解,近年來,廣東汕頭市牛田洋水產養殖業發展很快,短短幾年已開發了2.6萬多畝養殖池塘,尤其是草蝦(學名斑節對蝦)、鋸緣青蟹的養殖產量有了迅速的提高。水產養殖已經成為當地的特色農業,牛田洋被譽為“農場明珠”。
今年雨量充沛,到8月份牛田洋的蝦蟹已漸入生產的高峰期。蔡先生是牛田洋一個水產養殖收購點的攤主,專門收購養殖戶的蝦類,每天最少可收購草蝦300公斤,高峰期可達1000多公斤。蔡先生說,現在交通方便了,銷路也變寬了,全部的蝦將銷往北京、天津、溫州、新疆等全國各地。但銷路好了,并不意味著養殖戶能賺更多。
今年7月份以來美國商務部對中國進口的蝦產品征收反傾銷稅,出口蝦減少了,蝦價下降了,依賴國內銷售市場的牛田洋蝦類首當其沖,草蝦每公斤的收購價70多元,處于歷年來的低位。黃先生承包牛田洋中的60多畝池塘主要養殖草蝦、南美對蝦、鋸緣青蟹。他搖頭嘆息道,幾年前蝦蟹行情好,錢容易賺,現在即使畝產量上升了但價格大跌,每公斤九節草蝦收購價平均下降20元,行情讓人擔憂,按平均每畝池塘蝦產量25公斤計算,價格下降后,整個旺季畝收入少了500元。
另據專家分析,在目前行情下,牛田洋的養殖業要開拓更廣闊的市場,必須注重合理投資、科學養殖和發展產品深加工產業。傅先生經營100多畝養殖地多年,他積極地探索養殖之道,上養殖專業課、聽專家講座。他說養殖業講究長期投資、長期效益、滾動發展、科學養殖。牛田洋養殖場是生態綜合混養,即多品種合理搭配養殖的粗放型養殖,養殖池塘普遍存在太深、漏水、淤泥多、排水進出口混亂、養殖密度大、水產品病害復雜化、水質污染大等問題,需投入大量資金整體改造,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