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日,國內豆粕市場繼續呈現出不同幅度的漲幅行情,就連因成交不佳而下滑的部分地區成交價格也出現了20-30元/噸的回升,這不僅引起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但好景不長,由于各地現貨成交心態仍然較為觀望,油廠進口大豆到貨數量充足,開工率保持較高的水平,因此豆粕整體供應較為充足,同時飼料需求的支撐力度仍然較為緩慢,豆粕價格上行仍面臨較大壓力,目前各地成交價格均保持穩定,局部地區略有下滑。
截止6月15日,遼寧地區豆粕報價基本穩定。其中沈陽地區油廠零售報價2100元/噸,成交在2060-2090元/噸,大連地區油廠報價在2060-2090元/噸左右,成交2050-2060元/噸,當地進口大豆數量較多,實際成交不好。
江蘇連云港地區豆粕價格略有走低,目前43%蛋白豆粕報價2150元/噸,市場反映成交價在2100元/噸以下,下跌了10-20元/噸,成交較少,當地油廠大豆供應比較充足,銷售策略比較靈活,市場有一定的壓力;廣西地區豆粕成交價格繼續下滑,目前防城港地區43%蛋白豆粕實際成交在2070-2090元/噸左右,市面也有2050元/噸的價格,成交仍然不理想,當地大豆供應充足。
山東地區豆粕價格繼續下跌。日照地區43%蛋白豆粕報2100-2110元/噸,局部跌了20-40元/噸,成交2070-2110元/噸左右,當地有油廠46%蛋白報價2200元/噸,48%蛋白報2270元/噸;華北地區豆粕報價基本保持穩定,市場反映高報低走。目前秦皇島地區油廠43%蛋白豆粕報價2150元/噸,實際成交在2060-2080元/噸左右。北京地區報價2100元/噸,天津地區在2090-2100元/噸左右,成交一般,油廠出貨積極。
值得注意的是,在CBOT大豆期價大漲,進口大豆成本趨高的背景下,豆粕價格仍將會受到一定的支撐,不難看出,目前國內豆粕市場已是多空因素并存,其價格走勢又將如何,仍需等待需求的進一步考驗。具體分析如下:
其一,國內油廠進口大豆的到港數量仍然較為充裕。近月國內各港口進口大豆將會集中到港,數量之大將會繼續給沿海各地油廠帶來持續的供應壓力。海關數據統計顯示,5月份國內進口大豆的到貨總量為241萬噸,盡管遠低于市場之前的預期,但可以預見到6月份之后的運抵量應該不在少數。預計6月份將到港的進口大豆數量仍將會高達320萬噸,7月份的到港量仍然將會達到250-260萬噸。而隨著進口大豆的不斷到貨,油廠的開工壓力也明顯增大,因此除非終端需求明顯好轉,否則供大于求的現狀近月將會難以改觀。
其二,終端畜禽存欄較低,豆粕需求仍然難以明顯提高。隨著進口大豆的陸續到港,且油廠整體開工水平較高,因而國內豆粕市場供應壓力持續呈現。但是另一方面畜禽存欄量偏低的現狀,使得近月國內豆粕需求難以明顯提高。盡管端午節消費旺季推動了多數地區豬價的小幅走高,但進入6月份之后,豬價進入穩定區間,大部分地區的生豬養殖虧損集中在20-50元/頭,而東北地區虧損則為70-100元/頭,因此養殖戶的補欄積極性仍難以調動起來,不少地區存欄量降幅已經超過了50%;另外6月份以來國內不少以家禽飼料生產為主的飼料企業銷量呈現持續下滑的態勢,也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飼企對于豆粕的采購熱情。因此從存欄水平上可以看出來,近期國內豆粕需求難以得到明顯的提高。
其三,豆粕價格整體振蕩上揚,油廠大豆壓榨處境略有改善。本周以來,國內豆粕價格整體走高,沿海地區油廠出貨價格的普遍漲幅在10-30元/噸,偏高幅度則達到40元/噸-60元/噸,截止目前,國內沿海豆粕現貨成交集中在2080元/噸-2100元/噸,而按照當前2550元/噸的進口大豆到港完稅成本以及5180元/噸的四級豆油價格來推算,豆粕平盈成本在2120元/噸-2130元/噸附近,可見油廠的壓榨虧損仍然達到20元/噸-30元/噸;本周豆粕價格的整體上揚,使得油廠壓榨虧損幅度較上周略有縮減,豆粕價格仍有上行的空間。
最后,美盤豆價攀升行情仍將進一步支撐進口大豆成本。目前國際大豆天氣市特征已經十分明顯。從供求基本面來看,短期內利空影響仍然難以散盡,但是鑒于CBOT大豆已經受到長期基本面利空的壓制,期貨價格已經處在相對低點,即便是基本面利空其再度下行的空間也會相對有限,然而作為天氣隨時都可能展開對天氣因素的炒作而上行。根據氣象預報稱,未來一周到十天的時間里,美國中西部大豆產區仍將會面臨干燥炎熱的天氣,不利于大豆作物的生長,因此盡管USDA6月份供需報告總體偏空,但是當前干燥的天氣趨勢削弱了報告利空的影響。如果美盤豆價繼續上揚,那么將會帶動國內到港的進口大豆完稅成本的進一步走高,并對豆粕現貨行情起到支撐。
總的來看,受以上多空因素共同影響,后市國內豆粕市場將面臨一定機遇和挑戰,雖然近日是受到CBOT大豆期價大漲的影響,豆粕價格出現一定幅度的上揚,但市場似乎并不太看好此次價格的上調,當前國內豆粕行情缺乏供需基本面的支撐,油廠調整價格跟盤較緊,也反映出其銷售心態的不確定性。
但由于進口大豆成本有進一步趨高的跡象,因而從這一點來看,豆粕價格仍將會有上行的空間。不過當前終端市場整體購銷積極性不高,觀望氣氛濃厚,且隨著進口大豆的不斷到港,油廠供應壓力依然較大,因此筆者認為,短期內國內豆粕價格漲跌兩難,并可能出現振蕩盤整格局。
后市市場廣泛關注國際國內大豆產區天氣變化、美盤走勢和國內養殖業的恢復情況。另外近期新菜籽上市后,價格持續上漲,這樣可能會使得菜粕和菜油價格受成本推動而上調,對國內豆粕價格將起到一些支撐作用。
編輯:劉謙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