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甲魚每公斤30元,鯽魚每公斤16元,花鰱每公斤13元……名優水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常規水產品售價卻一路攀升,今夏嘉興市水產品市場上演了一出讓人看不懂的行情“倒掛”劇。
在吉水農貿市場,做水產生意近20年的周阿姨告訴記者,今年夏天,鯽魚、鰱魚、草魚、鳊魚等常規水產品每公斤售價比往年同期高2元至4元。“也不知怎么回事,價格漲了,產品反而好銷。像這些常規品種的魚,往年這個時候一天只能賣三五百斤,現在一個上午就賣得差不多了。”在荷花堤農貿市場做水產生意的周老板說:“最近一個星期幾乎每天都要賣掉1000多斤基圍蝦,大部分賣給酒店了。”
那么,為什么常規水產品價格看漲,而甲魚等先前被人們當作名特優水產品的價格反而下跌呢?市農經局水產站有關負責人說,目前常規水產品市場行情看漲,主要是因為消費轉向拉動銷量。這名負責人認為,造成今夏水產品市場行情“倒掛”的原因,主要是受貨源供給量的影響。由于前幾年名特優水產品價格明顯高于常規品種,所以養殖戶紛紛調整養殖結構,致使甲魚等名特優水產品的養殖面積大幅增加,而常規水產品的養殖量則明顯減少。市場永遠遵循“物以稀為貴”的交易規律,由于常規水產品供應量減少,因而行情看漲,而甲魚等名特優水產品則因供應量增加,價格必然下跌。常規水產品價格上漲的另一個原因是市民越來越注重飲食質量,比較青睞高蛋白、低脂肪的新鮮水產品。
水產品市場出現的行情“倒掛”現象告訴我們,農業結構調整并不是一勞永逸的,所謂的“名、特、優”產品只是某一個特定時期的特定叫法,所以調整結構不能一味追求“概念”而不顧市場行情。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