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七八月是產蝦旺季,最近廣州蝦價大跌,蝦價已比豬肉便宜。與此同時的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水產市場,也都出現了蝦產品價格下降的情況,跌幅在3、4成左右。哈爾濱市雖然遠離對蝦產區,但尋常的白對蝦的價格50-60元/斤規格的價格居然低到11元/斤。
對蝦價跌破紀錄
日前,筆者在全國最大的水產品交易市場——廣州黃沙水產市場了解到,最近兩個星期,蝦價下跌幅度最大。白對蝦(市場上稱明蝦)上月末還賣11元/500克,現在只要8元/500克。九節蝦上月末50元/500克,現在則是30元/500克。其它如沙蝦、紅蝦、麻蝦等,價格都下跌兩三成。
該市場上一位來自雷州的蝦檔老板說,7月初的對蝦批發價已降到歷史最低,他一天就損失了5萬元。在黃沙市場經營三年多的蝦檔老板李先生表示,這段時間所有蝦都在降價,雖然銷售量有一定增長,但賺的錢反而少了。“賣得貴的時候我們還賺得多啊!”李先生說。部分商販估計,蝦價暫無回升跡象。
廣州市內一肉菜市場經營海鮮的檔主說,從月初開始,各種蝦價都有較大幅度的下跌,以白對蝦(明蝦)、基圍蝦、麻蝦最明顯,現在平均約10元/500克。蝦便宜過豬肉,瘦豬肉的價格約25元/公斤,排骨價格約30元/公斤,部分種類的蝦價不及豬肉的一半。
旺季恰逢出口難
蝦價為何大降?筆者問了黃沙市場八九位檔主。大多數檔主都說:七、八月是蝦類的多產時節,每年這個時候,蝦產品都會跌價的,不足為怪。
而廣東省水產流通及加工協會秘書長鄧家焯則指出,近日美國商務部對從中國進口的蝦征收7.67%至112.81%的反傾銷稅(初裁),是這次蝦價大跌的重要原因。廣東是我國最大的蝦產品出口基地,蝦出口量占全國近五成。此次受美國“反傾銷”訴訟風波影響,蝦的出口急跌九成,“出口轉為內銷”,造成本地市場供大于求,價格自然下跌。
廣東出口的蝦類絕大部分是對蝦,海關數據表明,今年1-5月累計出口1.9萬噸,價值9093萬美元,占廣東對美出口蝦產品總量、總值的94.4%和96.5%。最讓業內人士擔憂的是,廣東的對蝦一半以上出口美國市場,若美國對中國的蝦產品實施反傾銷措施,將對廣東的蝦產業造成較大影響。
養蝦變虧本生意?
知情人士介紹,目前,廣東蝦產品對美出口的主要產地湛江和汕頭,相當一部分蝦養殖與加工企業已處于半停頓狀態,有的轉而加工面包蝦、魷魚、凍魚、羅非魚,或做蟹肉罐頭。
白對蝦價格跌去近三成,許多蝦農表示再也不敢養了。有行家指出,廣東從事蝦類養殖、加工的人員逾百萬人,如果美國最終裁定“傾銷”成立,這部分人的生計將受影響,今后一段時間,養蝦可能成為虧本生意。
本地需求變化不大
廣州一些餐飲業人士說,一旦對蝦大規模上市,價格大幅下跌后,有可能掀起一股“食蝦熱”。但旺季一過,冰凍對蝦出路仍然堪憂。
據悉,廣州的海鮮食肆都以活蝦為主,只有少數綜合性的酒樓用冰鮮蝦。一家酒店的黃先生表示,他們酒店屬下的餐廳主要購進冰鮮蝦,用于蝦餃、炒蝦仁、炒粉等,但相當部分是從泰國和越南進口的,本地蝦只占其用量的1/3左右。
不少食肆表示,雖然蝦價在近期明顯下降,但食客的需求量并無太大變化。另拓市場謀新路 鄧家焯介紹,目前政府有關部門、民間中介組織和企業代表正在組織法律顧問,繼續與美國方面磋商,尋求早日解封翻盤。他認為,另外應盡快為“廣東蝦”開拓新的出口市場,不能單單依賴美國。若蝦價跌勢不止,有關部門宜作出相應的扶持政策,減少有關養殖、加工企業的損失。
黃沙水產品市場一負責人也表示,可以考慮開拓內地的蝦市場。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