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銀魚是太湖漁業增效、漁民增收的主要品種。但是,記者從省太湖漁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獲悉,太湖銀魚年產量已從最高時的2700噸,減少到近幾年的400噸,降幅達85%左右。與此同時,產自全國各地水庫或湖泊的銀魚量越來越多,保守估計年產量有三萬多噸,這些銀魚的種群均源自太湖。“以前,漁民在船上只要用網兜稍微抄幾下,就能吃上一盆新鮮的銀魚炒蛋了!”吳中區光福鎮漁港村黨總支書記王伯明告訴記者,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光福漁民一條專門捉銀魚的船,一星期就有五六萬元的收入。
省太湖漁管委辦公室副主任吳林坤介紹,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太湖銀魚年產量穩定在2000噸左右,1976年,全太湖銀魚產量超過2700噸,達到了最高峰;八十年代,太湖銀魚產量在1000噸到2000噸間,到九十年代,產量降至1000噸上下。近幾年,太湖的銀魚產量每年維持在400噸左右。從1976年到去年,32年里太湖銀魚產量減少了85%。
與太湖銀魚產量銳減相反,這幾年,產自全國各地的銀魚數量越來越多。隨著太湖銀魚人工授精技術的成功運用,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太湖銀魚在水質較好的各地水庫成功通過了適應性試養。至今,全國70%多的水庫養有源自太湖的銀魚。
太湖銀魚的種群雖然在減少,但是其子孫卻越來越多,也帶來銀魚價格的下滑。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太湖銀魚每公斤要賣到80至100元。最近幾年,太湖銀魚每公斤一直在24元左右,水庫銀魚價格更低,每公斤在16到18元。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海洋漁業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