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為了保護茅尾海海域環境,確保海上航行安全和暢通,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自3月27日起,針對沙井航道范圍內的非法養殖設施,開展了第二期綜合整治行動。在8天的行動中,共拆除蠔排36個,總面積為42.6畝。本次行動由欽州市欽南區政府牽頭組織,該市(區)海洋、海監、公安、邊防、水產、漁政等部門抽調130多名工作人員參加。中國海監第九支隊按照欽州市海洋局的安排,派出執法骨干人員和“中國海監92”艇參與了此次行動。
行動中,工作人員分成陸上、海上、宣傳、晚上巡視和后勤保障等5個小組開展工作,海上組負責承擔海上拆除作業任務。在拆除現場,工作人員利用抓斗船、高壓水槍等拆除蠔排,并將拆散的蠔樁、蠔串、纜繩用開口倉船運上沙井蠔場碼頭,避免拆除物對海洋造成污染。
沙井港歷來是欽州市天然的大蠔采苗基地,當地不少群眾依靠養育蠔苗發財致富。但近年來部分養殖業主受眼前利益的驅動,擅自大面積非法打排吊養大蠔,致使航道變窄,淤積嚴重,納潮量急降,海水質量惡化,進而影響到大蠔的養殖生產,經濟效益每況愈下。
本次拆除的對象大多是空、廢蠔排,但少部分蠔排仍有蠔串。為了防止少數養殖戶借機尋釁滋事,整治工作組制訂了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落實了各項安全防范措施,并派專人深入了解養殖戶在拆除過程中的思想動態,及時進行疏通和引導,防止出現過激行為。由于工作組的思想教育工作到位,養殖戶都能認識到自己無證養殖的錯誤和危害,整個拆除行動進展順利,沒有發生任何阻撓事件。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