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月16日中午12點起,東海進入為期3個月的伏季休漁期。那么休漁將近一個星期了,居民們能否像平常一樣吃得到海鮮?海鮮的價格有沒有上漲?記者特地去我鎮各大菜市場的水產品銷售區打探了一番。
記者在菜市場的水產品銷售區看到,帶魚、鯧魚、蠶蝦、白對蝦、大黃魚、小黃魚等應有盡有,許多市民在忙著購買自己愛吃的海鮮。經銷戶說,這些海鮮中有一些不是本地漁民捕來的。
水產品經營戶還告訴記者,休漁以后,市場上水產品的總量要比平常少了許多,因而,水產品的總體價格有了15%左右的小幅上漲。像新鮮的小帶魚要賣30元一公斤,比平常貴了七八元。而高檔的蠶蝦要賣60元一公斤,比平常貴了10元左右。
休漁期間,海上的大規模捕魚雖然停止,但刺網、釣業和籠捕等仍可繼續作業,使少量海捕魚得以繼續供應著百姓餐桌。不過,休漁以后,市場上大量的海鮮供應還是靠冰凍和水產養殖。像蝦、蟹、鱸魚等海鮮產品都是養殖,因而,養殖類水產品是人們餐桌上海鮮的主要來源。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