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中國國家海洋局局長孫志輝日前表示,近年來,中國海洋經濟迅猛發展,全國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從1978年的人民幣60多億元,躍升到2005年的近人民幣1萬7000億元(3355億新元),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達到4%。
據報道,孫志輝是在由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主辦的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上作上述表示的。他說,中國主要海洋產業的發展速度高于同期經濟增長速度,海洋經濟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目前中國在沿海200公里范圍內,用不到全國30%的陸域土地,承載著全國40%以上的人口,50%以上的大城市,7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84%的外來直接投資,生產著90%的出口產品。”孫志輝說:“這不僅與海洋的區位優勢息息相關,更與海洋經濟的異軍突起密不可分。”
中國海上維權
要學韓國強硬姿態
孫志輝同時表示,當前中國在海洋經濟發展領域還存在不少突出問題,如海洋科技力量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還有差距、海洋開發過度與不足的現象并存、海洋環境保護壓力大等,這些都需要在今后著力改進。
此外,孫志輝在談到中日東海劃界問題時說,韓國在獨島問題上表現出來的“不惜一切代價和犧牲”的強硬姿態值得中國借鑒。同時強調中國有相當水平的海上維權力量,在萬不得已時有能力、有決心在海上跟日本對抗。
他說,中日之間發生激烈沖突不是中國所希望的,之所以采取強硬態度,目的就是讓日本看到中國堅持主權的決心。不然的話,輸上一口井,中國在整個國際上也會非常被動。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