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9月7日凌晨,吉安市萬安縣漁業科技入戶指導員封龍村在睡夢中被電話吵醒。原來,該縣羅塘鄉奇富村漁業示范戶肖錫鵬的魚塘突然出現大面積浮頭現象,封龍村帶上水質測試儀和增氧劑騎車趕往現場,確定魚塘缺氧泛池。他立即采取措施潑灑增氧劑,魚塘的浮頭很快得到了控制,挽回經濟損失2萬多元。戶主老肖激動地說:“科技入戶就是好,漁業增產有保障。”
萬安水面資源豐富、水質優良。2006年,該縣被列為農業部“漁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實施縣”。工程實施以來,萬安組建了實施領導小組,遴選了420戶水產養殖戶為科技示范戶,選擇(魚回)魚作為示范推廣主導品種,大力推廣“養殖水域環境控制”、“池塘80∶20培育苗種技術”、“網箱養殖技術”3項技術。同時,聘用水產專家成立專家組,按照《全國農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管理辦法》聘請社會指導員,負責示范戶的技術指導、培訓和咨詢服務。通過深入庫區、漁區舉辦技術培訓班,技術指導員和專家把養殖實用技術送到池塘邊、漁排上,現場傳授科學養魚技術,真正做到了面對面。五豐鎮示范戶羅和平,40畝水面按傳統方法放養每年產魚僅5000公斤。被篩選為示范戶后,技術指導員為他制定了以(魚回)魚為主的養殖新模式,并多次深入他家提醒漁事,傳授養殖技術,使羅和平的養殖效益大幅提升,產量比上年增長30%,成活率達98%,年純收入增加26%以上。
據悉,實施“漁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后,該縣以補貼形式發放魚苗30萬尾,提供貼息貸款扶持基金30萬元,共舉辦培訓班13期,發放水產科技資料2100份,培訓農戶1200人次,提供咨詢服務2300人次,科技示范戶參訓率100%。截至今年8月,該縣養殖總產值達1.98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53.2%,養殖業占農民收入的29.3%。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