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玉米、豆粕、魚粉等價格一直居高不下。1-6月份,玉米價格連續6個月保持在1.5元/公斤以上,全國平均批發價格為1.53元/公斤,同比上漲17.59%,為近年來的歷史高位。豆粕平均價格為2.35元/公斤,同比增長4.4%。進口魚粉上半年平均價格為8.71元/公斤,同比上漲了20.31%。預混合飼料總成本上升了12%-38%。
而魚粉和玉米是上游原料上漲的帶動因素。就魚粉來看,我國魚粉70%靠進口,世界魚粉產量90%在秘魯和智利。當地特有的魚種是魚粉的主要生產來源,特定的水溫氣候、緯度等原因使當地有優質魚粉生產的壟斷力。
行業需求會有所提升,但行業內不會大幅提價長期較低的生豬存欄使得養殖利潤上升,在國家鼓勵政策下,今年下半年國內養殖業正逐步恢復元氣,對飼料的需求會逐漸加大。另一方面,原料價格的提升,也對飼料有提價的促進作用。但我們預計業內不會大幅提價,起碼提價速度不會超過原料的漲價速度。因為:
第一:行業產能過剩。由于04、05年飼料行業景氣,企業效益普遍較好,大批企業進入飼料領域,原有的企業也迅速擴大規模,增長速度過快。初步估計06年產能擴張比05年增加20%以上。而06年全國飼料工業總產量1.11億噸,產量同比下降約通威股份(600438)敬請參閱報告結尾處免責申明45%,處于近年來最低。產能的上升和產量的下降,引起了嚴重的產能過剩。這是行業不會大幅提價的根本原因。
第二:行業兩極分化嚴重。產業結構是大而分散的格局,估計全國有近一萬家飼料生產企業,平均每家企業產量不足一萬噸。2006年全國排名前10位飼料生產產量2300萬噸左右,產量占全國總產量25%左右。出現了大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和對小企業的排擠。大企業的競爭行為造成行業內不會大幅提價。
第三:產品同質化高,品牌替代作用明顯。整個飼料行業技術更新速度較慢,產品同質化程度高。另外水產飼料屬于二級消費品,主要的客戶在國內仍然是資金不是很充裕的農戶,他們同樣靠原料進行生產和銷售,他們對飼料的質量和價格十分敏感。如果飼料企業因為其品牌強而相信不會失去客戶,但潛在的對手產品一旦在其它養殖戶那里產生了更優的效果,養殖戶會馬上轉移使用對手產品,而且這個周期很短。所以這種潛在替代威脅使得有品牌知名度的大企業也不會輕易大幅度提價。
從全國總體情況看,1-6月份配合飼料中,育肥豬料2067元/噸,同比增長3.5%;蛋禽料1891元/噸,同比增長6.3%;肉禽料2202元/噸,同比增長7.6%;鯉魚料2708元/噸,同比增長1.9%;反芻動物料1831元/噸,同比增長6%。幅度都沒有超過10%,而預混合飼料同期總成本卻上升了12%-38%。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飼料行情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