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網2003/9/5訊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產品進口國,其進口額約占世界水產品交易額的30%。同時,日本也是我國水產品出口的最大市場,每年出口日本的水產品占我國水產品出口總額的30%左右。但近年來,我國水產品在日本市場上的優勢地位面臨著嚴峻挑戰。
—是日本對進口水產品的檢驗要求越來越嚴格。這對我國的水產相關企業來說也是一個考驗。
二是日本對水產品加工企業的要求越來越高。只有取得日方認證的企業,其加工的水產品方能進入日本市場。
三是標簽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除商品種類和產地外,消費者一般還關心該產品是否屬于養殖品、天然品、解凍品等具體細節,其中進口產品的產地要求標明原產國名和具體產地名。
四是來自非中國產的水產品越來越多。在日本超市的水產品貨架上,來自中東地區的蝦和來自丹麥的鰻魚及來自南非的鮑魚等,受到了日本消費者的青睞。日本超市及百貨商店等零售行業十分看好以自然養殖為主的“安全型健康食品”,這一消費趨向無疑對我國水產品出口日本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這方面應引起我國水產養殖企業的足夠重視。
五是通關手續繁瑣。水產品作為食品的一種,在通關方面日本規定很嚴,手續比較繁瑣,我國相關部門要早做好這方面的準備,要知難而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