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中國水產信息網:本周氣溫明顯下降,水產批發市場中的“大路貨”水產行情跌聲一片:黃魚價跌20%、鱖魚價跌13%、鱸魚價跌7%、帶魚價跌6%。銅川水產市場行情分析師戴鴻根分析說,這是因為冷天車運河鮮、養殖海鮮的暫養成活率高,抵消了燃油價格的上漲,加之到貨集中,批發價、零售價自然下行了。
上海申城水產市場中入市量最大的是從江蘇、浙江車運抵滬的河鮮和養殖海鮮,柴油價上漲后,每千克水產的運輸成本約上漲了0.05元。天氣轉冷后,由于河鮮和養殖海鮮在運輸途中和進入批發暫養池后成活率明顯提高,運輸成本的上漲似乎成了“毛毛雨”。
記者在楊浦區、虹口區、黃浦區的一些菜場看到,上周500克零售價要賣到50多元的深海養殖鮮活大黃魚,昨天的報價僅45元左右。上周500克零售價超過25元的鱖魚,昨天報價18-20元。太湖蟹剛入市時售價“高開”,但由于餐飲市場中火鍋、紅燒羊肉和草雞湯“三路夾攻”,蟹價一路下滑,昨天“四兩雄”太湖蟹的500克零售價已跌到40元左右,“三兩雄”只賣到30元不到。
本周肉類行情稍上揚,綠葉菜和瓜、豆等蔬菜行情跌多漲少,有些到貨量大增的蔬菜售價明顯下跌。菠菜到貨量比上周增加三成,售價下跌了18%;荷蘭豆到貨量增加四成,售價下跌15%以上。冬筍是冬令時鮮菜,去年500克冬筍的零售價最高時超過10元,這幾天“削頭冬筍”最高價不超過7元,相當實惠。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