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進入六月份,國內氣溫全面回升,魚粉消費大幅上升,但令人頗感意外的是,國內魚粉價格漲勢卻出現了今年來少有放緩狀況。國內魚粉市場究竟怎么了?未來市場的方向該如何把握?國內魚粉市場的六月謎情該如何破解成為近期國內市場關注的焦點。
目前市場有兩種聲音,一方面認為魚粉價格上漲到10000元/噸的歷史高位,需求受價格抑制上漲乏力,魚粉價格將出現回落;另一方則認為目前國內價格漲跌更多取決于來源地市場,受成本制約后期市場價格仍將呈現大牛行情。
就個人認為,出現上述分歧的關鍵在于時間問題。這兩種觀點本人都同意,只不過有個時間限制。自今年年初以來,魚粉價格一路高歌猛進,這期間市場始終在爭論中發展,從7000元/噸開始,我們不斷在爭論中經歷8000、9000、10000的價格上漲。每一個價位似乎都是價格的頂點,但市場發展卻總出乎人們的想象。
作為國內的魚粉消費主體飼料企業,雖然不愿面對一個又一個的歷史高價,但在事實面前,仍然不斷調整采購思路及應對措施。關于備貨,不管企業大小、時間早晚、或多或少都作了些許準備,雖然這與往年大批量的準備不同,但可以肯定地講,今年飼料企業備貨的意識和時間都高于和早于以往任何一年。可以說在歷史高價出現的同時,國內飼料企業并非坐以待斃和束手無策,盡管采購的數量和成本略有區別,但畢竟作了一定的準備。受市場供應的影響及外盤采購難度的加大,飼料企業(尤其是水產料企業)還無法做到往年的備貨期,但六、七月份的正常庫存相對來說總體的準備還比較充分。其中廣東的蝦料市場、福建的鰻料市場、河北的毛皮動物及東北、華東、西南的水產料市場都在不同程度上完成了正常需求旺季到來后的基本準備。這是國內飼料企業采購能力水平整體提高的表現,這也是近期港口消耗量降低的直接原因。受此影響,在外盤仍然堅挺的局面下,國內魚粉上漲的腳步放緩了。
當然,還有一些因素的交織也加劇了市場的膠著狀況。如連續的陰雨阻礙了港口的出貨進度(廣東地區最為明顯)、貿易商面臨資金壓力急于套現、部分中間商思想出現搖擺擔心利潤縮水而減倉,等等。
以上這些僅僅解釋六月謎情中的一個方面,即為何市場出現階段性的停頓,而未來市場何去何從才是我們研究的關鍵。
今年國內市場供應總量下降已成定局,從現在已知的國內庫存加上中國在秘魯已經訂購的總量將不超過30萬噸,而這30萬噸魚粉從成本上基本可以分成三種類型:一是CNF800美元/噸以下的低成本,總量5萬噸左右;二是CNF800-1000美元/噸中間成本,總量在15萬噸左右;三是CNF1000-1300美元/噸以上的高成本,10萬噸左右。這三種類型的魚粉中,低成本的基本全部是現貨庫存;中間成本是四、五、六三個月的到貨;高成本基本是在六、七月份到貨。除了上述的三種情況外,當然還有第四種情況,那就是近期秘魯重新開捕后,六七月裝船的超高成本,即CNF1350美元/噸以上的到貨。
結合上面的供應量及成本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六月份剛好處在一個成本的中間環節,一個決定成本與售價是否倒掛的關鍵時期。在市場存在分歧,供應相對充足,需求尚未完全釋放的情況下,六月份國內市場還較難有更大的作為,而且以現在國內庫存的持倉結構上這種情況很可能帶到七月中上旬。我這里所說的持倉結構包括指國內庫存、海上庫存以及秘魯庫存,也就是說國內飼料企業的三種備貨形態。
但是過了七月中旬,各種持倉都將會出現大幅下降的趨勢,未來40天時間各種形態的庫存將全部對號入座。七、八、九這三個月國內消費量最高的時間段內國內供應量將極為緊張。同時,國內到貨成本將創下歷史最高的水平,平均成本將超過11000元/噸。在這種情況下,除非秘魯價格大幅回落(前提是秘魯還有貨可賣),否則國內魚粉市場極有可能出現空前的大牛行情。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對市場得出下面的預測,未來30天或者40天,國內市場將在平穩中度過,價格將在10000元以內波動,不排除可能出現300-500元的跌幅的可能。七月下旬后市場將逐漸反彈,形成今年以來的最高行情。當然這一輪行情究竟有多高還要看秘魯市場,保守預計人民幣在11000左右。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