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新聞晨報:每年開春,蔬菜中行情變化最明顯的是“雨后春筍”。記者昨天在上海虹口、黃浦、徐匯等3家菜場看到,竹筍、毛筍價都比月初價下跌了約40%。此外,開春后氣候變暖,儲運條件好轉,外地運抵上海市區的水產到貨量、到貨品種逐步增加,草青、烏青、白鰱、花鰱等人工養殖的“四大家魚”行情穩中有降。
開春以來,市場消費量較大的一些綠葉菜和瓜、豆等蔬菜行情一直跌多漲少。最近竹筍、菜莧、蠶豆、油麥菜、韭芽、櫻桃番茄、慈姑等到貨量增加許多,批發價、零售價都往下走。本月初竹筍的500克零售價為13-15元,昨天價最低已跌到7.5元。菜場里質量較好的削頭冬筍500克零售價從10元跌到7元,臺灣路路邊質量較差的削頭冬筍,僅售6元。菜莧吃口較嫩,價高時500克要賣到2.5-3元,眼下菜場的標價一般不超過1元。韭芽、油麥菜由于到貨量大,昨天價都比月初價下跌了約2成,甚至成了路邊小販叫賣的“大路貨”。
如今鯽魚、鳊魚的養殖量和銷量實際上已與“四大家魚”相當,最近的行情也跟著“四大家魚”往下走。記者昨天看到的鮮活鯽魚、鳊魚500克報價都在5元左右,比上周下降了約0.5元。養殖小甲魚貴時500克報價近30元,昨天價只有20元。在寧波路上零售的小甲魚只重400多克,每只要價僅13元。東海船捕鯧魚、帶魚、梅子魚的售價都比較平穩,其中新鮮小黃魚由于入市量大,價位有所下降,500克售價最低只賣到7元。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