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播網消息:廣東珠海市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引導漁民轉產轉業讓大海減負漁民增收。
清晨,漁民梁潤開著自己的漁船離開碼頭,他不是出海捕魚,而是載著游客到萬山漁場一帶觀光旅游,撒網、拉網、選魚常規的作業方式,現在都成了游客參與體驗的項目。作為漁家樂船隊的船員,梁潤高興地告訴記者。
珠江口外的萬山漁場曾是我國第二大漁場,由于多年來過渡捕撈和污染,傳統漁汛已經中斷了十幾年,捕撈量只有以前1/8,珠海市考慮只要積極引導規范開發、休閑漁業和觀光旅游將成為漁民應對大海資源下降、轉產轉業的好出路。
珠海市農業局海洋漁業科科長梁國平:當時,我們就選定了20所條件比較好的漁船,進行了適當的改造,然后選定了一家旅游公司,進行統一的管理。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
如今珠海漁家樂船隊每年出航1000多艘次,載客超過10000人。有1000多個漁民退出海洋捕撈業。轉到了養殖、加工、服務等行業。
現在看是一個多贏的結果了,第一給大海減負,第二漁民增收,第三漁民通過其他的謀生方式提高收入,給大海一個喘息的機會。
南方漁網編輯;吳佩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海洋漁業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