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據報道,在緬因州的貿易養殖場爆發了一次傳染性鮭魚貧血癥。這次魚類疾病的爆發造成了上千條魚的死亡,一些寄生海虱子將養殖場內的鮭魚疾病傳染到了哥倫比亞的野生魚群。
比爾.斯米申(Simitian, D-Palo Alto)是美國的漁業專家,他表示,下一個可能出現問題的地區就是加利福尼亞州。雖然現在還不存在這個問題,這并不表示不會發生。也就意味著,疾病和寄生蟲的傳播會危害到野生魚類的生存,同時會帶來污染,對人類健康造成威脅。
他還強調,“當人們把成千上萬的魚類圍養起來的時候,請問問人們自己,為海洋做過什么,為地球做過什么。”
上周時間,政府接受了他的提案-關于《可持續海洋發展法案》。參議院將在星期四進行討論。法案提出,必須保證魚類長到可食用的大小,才能進行大規模的海上網捕。
商業給當地帶來了大量的未經處理的廢水,這是一個非常難于解決的問題。地區海洋治理主任蒂姆(Tim Eichenberg)表示,“200,000或300,000條魚造成的污染相當于60,000人造成的污染量。”
蒂姆還表示,即使在管理嚴格的地區,也同樣會有疾病的傳播。一些魚類養殖者曾經向水中投放殺蟲劑來解決這個問題。一些魚仍然能夠逃出魚網以致傳播疾病,與具有不同遺傳基因的魚類進行雜種繁殖。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