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成都農產品批發市場的人工養殖甲魚價格高達每斤26元左右,而去年同期甲魚價格僅為每斤10多元;南美白對蝦的批發價每斤高達20元左右,大閘蟹的價格更是高高在上,單個重3兩5的母蟹每斤賣價百元以上。
甲魚、南美白對蝦、大閘蟹的市場行情非常不錯,我省是否適合養殖?效益如何?近日,筆者探訪了這幾類水產品的市場行情。
甲魚
商家搶訂生態甲魚
蒲江縣的甲魚養殖在我省較成規模,養殖面積達100多畝。13日,蒲江縣水電局水產科科長鐘維林告訴筆者,該縣除了人工養殖普通甲魚外,有一兩家養殖場更是采用特殊方式,養殖出了生態甲魚,在10月26日召開的首屆中國成都國際農產品博覽會上一舉獲得金獎。
據悉,自從參加農博會展出后,蒲江生態甲魚貨源就被全國各地的商家搶訂完,且市價達每斤70-80元,是普通甲魚價格的幾倍。筆者了解到,甲魚畝產一般約1500-2000斤,按目前市價,不管是養殖普通甲魚,還是生態甲魚,效益都非常不錯。
南美白對蝦技術突破上市可期
南美白對蝦是蝦類中的上等品,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和市場占有率。長期以來,南美白對蝦只在海南、福建、廣東等省的沿海城市生產。筆者9日從雙流縣水產站獲悉,今年4月,成都市水務局將南美白對蝦苗的淡化和規模養殖示范點設到雙流縣。目前養殖技術已取得階段性成功,示范規模20多畝,成功了 50%,示范區集中在雙流新興鎮、萬安鎮、黃龍溪鎮。
南美白對蝦的上市時期是10月份,目前,雙流縣的南美白對蝦早已售完。示范養殖出來的第一批對蝦主要是賣給當地的農戶,每斤售價15元,價格并不比沿海地區的對蝦低多少。
據雙流縣水產站站長申勇介紹,南美白對蝦6月投苗,10月收成,生長周期只有半年。對蝦畝產400多斤,按15元/斤的賣價來算,畝收入可達6000多元,純利潤為2000-3000元。
申勇表示,雙流首批示范養殖出的對蝦,在口味上和沿海地區產的對蝦沒有任何區別,只是煮熟后的顏色比海水里養出的蝦顏色偏淡。由于本地水鹽分不夠,氣候偏冷,氣壓較低,運輸過程中容易悶死對蝦,運輸問題還沒得到解決。如果要解決對蝦顏色及運輸的問題,必須在養殖水里加海水晶,這樣可能影響土地鹽化,導致莊稼沒有收成。所以,目前還需繼續試驗,不能大力推廣。
大閘蟹
川內需求缺口900噸
目前我省大閘蟹的養殖區域較廣,成都成華區、大邑縣以及綿陽、西昌等地都有養殖。據統計,四川大閘蟹一年的需求量是1000噸左右,而我省目前年產量不到100噸,大部分蟹源需從江蘇等地運進。
成都成華區的大閘蟹養殖戶張福忠14日告訴筆者,他從2000年便開始養殖大閘蟹,目前共有70多畝。去年,單個重3兩5的母蟹能賣到90元/ 斤,而今年已經漲到了160元/斤。張福忠表示,他的養蟹基地靠近成都北湖風景區,大閘蟹除了定向賣給水產銷售商,還將賣給北湖一帶開農家樂的老板們,大閘蟹根本不愁銷。由于養殖大閘蟹每畝有4000-5000元的收入,張福忠決定擴大大閘蟹的養殖規模。
張福忠還透露了他的養殖心得:養殖大閘蟹每畝只能放400-500只蟹苗,因為大閘蟹的放養密度越大,養出的蟹規格就相對較小。而大閘蟹是規格越大,賣相越好,賣價才越高。
專家:
應注意水質管理
15日,成都市農林科學院研究員楊壯志在接受筆者采訪時介紹說,甲魚、蝦、蟹屬特種水產品,我省的自然條件適合養殖多種特種水產品,且養殖技術跟普通淡水魚的差別不大。之所以到目前為止,我省的特種水產養殖量比較少,是因為特種養殖的苗種都是從外地引進,有一定風險性,所以,受傳統養殖觀念影響,更多農戶寧愿選擇養殖普通淡水產品。
對特種水產的養殖,楊壯志表示特別應注意水質管理等技術,很多水產疾病都是由水質引起的,所以隨時要注意調節水質。而且一定要推廣生態養殖。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