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港口訊 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漁業總產量達35.47萬噸,總產值17.13億元,水產養殖總面積33.34萬畝,同比增長3.66%、18.07%和4.71%,創造了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今年以來,我市各級漁業主管部門依托資源優勢,積極調整工作思路,著力出新招、實招:
一是打好優勢品牌。以水產品市場價格上揚和水產加工企業生產能力提高為契機,積極引導廣大漁民群眾大力發展市場潛力大、經濟效益高的出口優勢品種養殖,全市對蝦、文蛤等優勢品種養殖規模進一步擴大。僅上半年,全市新開發蝦塘達3200多畝;放養面積達91824畝,比上年同期增加4786畝;文蛤養殖面積達38445畝,比上年同期增加3583畝;海水經濟魚類養殖面積達6897畝,比上年同期增加1656畝。全市水產養殖面積達320505畝,比上年同期增長2.2%。
二是打好技術培訓牌。各級漁業部門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要求和農民增收項目、無公害養殖及出口優勢品種養殖的實施,積極組織開展送技術下鄉活動,至9月全市舉辦26期水產優勢養殖、無公害養殖、小區示范養殖、動物疫病防控、牛品種改良、對蝦病害防治等培訓班。通過培訓和指導,在沿海鄉鎮涌現了一批懂技術、善管理、會經營的農民,80%的漁民都掌握了一至兩門的養殖技術。
三是打好產品深加工牌。本著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的工作思路,積極幫助水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做好生產原料基地建設、出口加工用水產品原料基地登記備案等工作,有力地促進了企業生產和產品加工出口。
上半年,全市加工水產品原料約25890噸,增長8.87%;出口加工水產品380多噸,比上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長。
南方漁網編輯:吳佩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行情數據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