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網2003/8/28訊 養了10多年螃蟹的泗洪縣龍集鎮洪湖村村民尹者標怎么也沒有想到,今年30余畝的圍網螃蟹,沒有邁出家門就全部銷售一空。往年都是四處推銷螃蟹,今年何以備受客商親睞?尹者標道出了其中的奧秘:“今年鎮里指導我們實行標準化養殖,運用‘大苗稀放’技術和‘減產增收’原理,改變過去大養蟹為當今養大蟹,大大地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規格,并申請注冊‘長遠牌’品牌商標,人家是沖著品牌來的……”這是龍集鎮“蝦兵蟹將”創品牌的一個典范。
龍集鎮位于洪澤湖北岸,境內四面環水,溝河縱橫,池塘星羅棋布,水源充足,螺藻豐富,具有發展水產品養殖特別是河蟹養殖得天獨厚的優勢。該鎮黨委、政府抓住這一有利條件,決定把發展河蟹養殖作為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途徑。去年,該鎮養殖面積近5萬畝,年產水產品9000余噸,是泗洪縣頗有名氣的養殖大鎮。入世后如何應對國內外市場的激烈競爭?該鎮提出了提高水產品質量、創造優質品牌這個舉措。
該鎮首先從實施標準化生產這個基礎工程抓起,先后請省淡水產品研究所、省技術質量監督局、南京農業大學等單位幫其制定出螃蟹、青蝦、魚類的分類養殖標準和混合養殖標準,從育苗、飼養到投放密度都作了科學的規范。全鎮還根據這個標準,擬出了實施細則,印發資料,免費發放給蟹農,并利用廣播,舉辦專題培訓班,指導蟹農如何養殖體重、肉肥、價高的規格蟹,并申請注冊自己的商標。今年,該鎮魚、蝦、蟹混養面積4.5萬畝,100克以上的規格蟹在80%以上,價格比以往高出2.5倍,僅此一項,農民人均增收600多元。
在此基礎上,他們實施標準化加工工程,推動當地品牌水產品的生產與加工一體化進程,使品牌水產品搶占國內外市場。去年,上海市600強之一的民營企業島香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老板蔣余芳女士,在對龍集鎮進行實地考察時被該鎮的資源優勢、人文環境、優惠政策等所吸引,隨即拍板投資150萬元,在該鎮興辦了“雙湖水產品加工有限公司”,嚴格按照標準,把當地的龍蝦仁、蜆子肉等水產品經過分離加工、真空包裝、冷藏冷凍后,經上海海關出口到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量400余噸。其產品在國內也頗有聲譽,“雙湖牌”龍蝦仁打進了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廣州的超市,被一批涉外賓館定為專用產品,“雙湖牌”蜆子肉已上了石家莊、天津、哈爾濱等城市市民的餐桌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