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體色幽藍的東星斑、善于跳躍的灘涂魚、活像豪豬的吹氣鲀……近日,養魚玩家史玉峰從銅川路水產市場買進一批色彩斑斕的海水魚。“價格還不到觀賞魚的一半呢!”他喜滋滋地透露。據了解,目前像史玉峰一樣熱衷在水產市場淘寶的養魚人不在少數。
養魚玩家水產市場“淘”魚
以東星斑為例,這種生活在南海諸島海域的淺水魚,時常隱入珊瑚礁避敵,體色善變,絢麗多彩。到水族店購買,起價千元;而在水產市場里,它被當作食用魚按斤出售,每500克188元,1000克1條。而雙眼暴突,經常喜歡在海邊石崖壁上蹦跳的灘涂魚,28元可買上七八條。在小史家中,記者看到好幾條獅子魚、虹鱒魚,“全是水產市場買來的”。長2米、寬0.6米的一缸海水魚,只需4000多元,如從水族店整缸買入,起碼要1.3萬元。
記者在虹橋路等數家花鳥水族市場發現,同一魚種,水族市場內海水觀賞魚的“賣相”靚麗不少,但價格非一般人所能承受。玩家朱星文提醒,水產市場所售魚在運輸、喂養過程中,魚兒受傷、水中放消毒藥是常事,購買時需細瞧慢看。“有時我帶放大鏡去觀察魚的鱗片。”與在水族店不同,玩家在水產市場的購買原則是“寧貴勿賤”。有時,一車魚剛卸下貨,尚未開稱,他們就“鉚”上了。久而久之,他們的心中裝著買魚的導購圖。
水族店老板對生意影響不大
針對玩家到水產市場買魚的做法,水族店老板們普遍認為,“不會對生意造成大的影響,就像信鴿與菜鴿根本不是同一檔次”。但銅川路水產市場一位寧波籍張姓老板卻不以為然,認為無論觀賞魚、食用魚,其實都一樣。派不同用處,發揮不同作用,就會產生不同的價格。他透露,好幾家水族店的鯊魚都是從他那里買的,“他們再售出時翻了好幾倍的價格呢!”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