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2月份以來,湖州市溫室鱉市場價格每公斤22.4元,同比減10~12元,溫室龜(巴西彩龜)價格每公斤16~20元,同比減14~18元,跌到保本臨界點以下,且面臨滯銷的嚴峻形勢,很多養殖場(戶)處于虧損境地。造成溫室龜鱉養殖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
一是溫室龜鱉養殖業發展過快,供大于求。2003年浙江省龜鱉養殖產量6萬噸,占全國總量42.8%,躍居全國第一。而湖州又是全省溫室龜鱉養殖重點市,去年龜鱉養殖產量1.48萬噸,占全省溫室龜鱉養殖總量的四分之一左右。龜鱉業的過快發展,使產量猛增,導致市場失衡。
二是放養時間集中,龜鱉苗價上漲,養殖成本增加。江浙一帶是全國溫室龜鱉主產地,放養時間基本一致。養殖戶為爭購苗種,競相抬價,導致苗種價格大幅上漲。如巴西龜苗往年一般每只6~7元,去年漲到10~12元。加上去冬今春以來飼料、煤等價格上漲,使養殖成本增加,繼續養殖將帶來更大虧損,不少養殖戶只好忍痛低價拋售,造成價格一跌再跌。
三是集中上市,銷路不暢,壓塘、壓室情況嚴重。2002年養殖的龜鱉受去年“非典”影響,銷售很少,導致2002年、2003年養殖的龜鱉在今年集中上市。部分大場、大戶在春節前大量收購囤養商品龜鱉,而消費市場只有廣東、湖北等少數幾個城市。銷路不暢造成壓塘、壓室情況嚴重。
四是養殖模式、品種單一,只求數量、不求質量,使市場銷售受阻。前幾年溫室龜鱉養殖周期短、效益高,各地大量發展。湖州市去年龜鱉養殖達5600萬只,比上年增加2.3倍。據對東林鎮調查,全鎮養殖溫室鱉1537萬只,巴西龜322萬只,占龜鱉總飼養量的97%以上,而生態鱉、草龜等品種只占總飼養量3%。由于忽視品牌建設,加上本身品質不高,市場銷售困難。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