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陽春時節,走進橫欄、坦洲、港口、板芙、阜沙、黃圃等鎮的魚蝦育苗場,只見一派育苗繁忙景象:專業戶們埋頭于環道池旁,為親魚注射“催產針”,為親蝦強化培育……
目前我市有大小魚蝦育苗場80多個,這些苗場規模設施、技術力量、操作規范參差不齊,良莠有別。苗好魚蝦成,苗種質量的優劣直接關乎我市今年14.5萬畝“四大家魚”和近9.6萬畝南美白對蝦、羅氏沼蝦養殖的成敗。為規范苗種生產行為和市場秩序,漁業部門從苗種源頭上嚴把質量關,將帶病和使用違禁漁藥苗種拒之魚塘,讓養殖戶購上放心苗。
開展苗種專項整治
近日,市海洋與漁業局從板芙、大涌、坦洲、橫欄等鎮17個蝦苗場抽取南美白對蝦苗種樣本(每個蝦苗場抽檢0.6至0.8厘米蝦苗樣本1個,每個樣本蝦苗300至500尾)檢測,結果4個苗場的蝦苗呈陽性,對此漁業部門責令其整改,嚴禁銷售帶白斑病毒蝦苗。
今年,市海洋與漁業局以實施苗種生產許可制度為切入點,在育苗季節,開展苗種專項整治行動,使銷售的苗種無疫病、無禁用藥物殘留。一是深入各鎮區養殖基地抽檢全市水產苗種場。對停產的蝦苗場及時注銷;對符合苗種生產條件尚未取得生產許可證的,要求其申領生產許可證;對達不到苗種生產條件的,堅決予以取締。二是督促苗種場建立健全生產記錄、用藥記錄和銷售記錄,規范生產經營行為。三是加強苗種疫病檢測,嚴控苗種帶病入塘。啟動PCR實驗室,應用DNA體外擴增技術,檢測白斑病毒。
從源頭阻截違禁藥物
去年8月,香港檢測出供港鮮活淡水魚含孔雀石綠,引發軒然大波,我市出口香港的“四大家魚”、雜魚、鳙魚頭及鯪魚肉制品曾被叫停,給我市淡水魚養殖造成一定的沖擊。孔雀石綠拉響了養魚安全警報,為突破出口瓶頸,暢通出口渠道,今年開春,廣東省中山食品水產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水出集團)聯合中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和市海洋與漁業局,將水產禁用藥物的監控關口前移至魚苗,嚴禁使用禁用漁藥,從源頭上阻截孔雀石綠等禁用漁藥,以保證輸港澳淡水魚衛生安全,同時適應國內市場準入制的要求。水出公司還斥資100多萬元在港口鋪錦基地建立電子監控中心,對通過中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魚苗場注冊的阜沙鎮雅雀尾種苗孵化場、黃圃鎮大窖魚苗繁育場及出口養殖基地從魚苗孵化到成魚養殖過程實行24小時監測。據悉,以上兩魚苗場年孵化魚苗10多億尾,可為17萬畝“四大家魚”養殖提供魚苗,同時對魚苗場建立檔案跟蹤監控,今后收購出口的淡水魚必須提供有出口注冊備案苗場的魚苗供貨證明。為輻射帶動全市魚苗場孵化安全用藥,水出公司還免費為全市魚苗場提供孔雀石綠替代藥物——聚維酮碘和水霉凈,確保養殖魚類及其制品的食用安全。
此外,在蝦苗用藥規范上,市海洋與漁業局也不遺余力,要求各蝦苗場使用福爾馬林、高錳酸鉀、土霉素、二氧化氯、碘制劑等常用藥物,嚴禁使用氯霉素等違禁藥物。位于港口鎮的南粵特種水產研究中心借助華南農業大學科研力量,從泰國等地引進羅氏蝦親蝦,經提純復壯,吐故納新,成功孵化出抗病力強的新一代蝦苗,中山、順德、斗門等地蝦農趨之若鶩,每萬尾售價135—150元,其蝦苗供不應求。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